産能過剩、電力消費量價齊跌、煤價上漲、發用電計劃放開等種種不利因素,令火電企業身處夾擊之中,幾年前賺得盆滿缽滿的好日子已成過去時。
“火力發電廠可能在未來三、五年以內,會像現在的鋼鐵企業、煤炭企業一樣困難,可能要大批破産。”五大發電集團之一的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下稱國電集團)總經濟師張樹民在近日舉行的“2016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期間表示。
張樹民稱,國電集團內部討論認為,特別是小電廠、環保不達標的電廠,不是政府強制關閉,而是自己運作不下去、自己要倒閉。國電集團同樣也會面臨這樣的倒閉潮,面臨著僵屍企業處理的難題。而且,越小的電廠,員工越多——因為大電廠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緊接著,就要面臨職工安置的問題,所以國電集團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儘量把人員分流到新能源當中。
這並非一家之言。業內共識是,發電企業,尤其是以火電為主的發電企業,將在未來數年內迎來大面積虧損及倒閉潮,慘烈程度堪比當前的煤炭和鋼鐵行業。
其實,對於發電企業的未來,國電集團董事長喬保平曾給出過更悲觀的判斷。喬保平在2016年年中會議上説,發電行業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拐點,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檔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和經營發展轉折期的“三期疊加”特殊歷史階段,現在已經不是“快和慢”“大和小”的問題,而是“生與死”的考驗。“應該説,發電企業前兩年的日子是“過得好”,今明兩年是“過得去”,再往後就是“過得苦”。”
中電聯數據顯示,上半年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964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194小時。與上年同期相比,27個省份火電利用小時同比減少,其中,青海、福建和湖南火電利用小時分別減少897、663和633小時。全年火電設備利用小時降至4050小時左右,對於大多數火電企業而言,已經處於盈虧平衡的生死線。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除新重組成立的國家電投外,其他四大發電集團完成發電量同比下降1%-5%不等。
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7%。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疲軟背景下,新增發電裝機卻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由於前兩年投資的一批火電項目陸續投産,今年上半年,火電新增裝機2711萬千瓦(其中煤電2149萬千瓦),同比多投産367萬千瓦,是“十二五”以來同期投産最多的一年。中電聯預計,2016年全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1.2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7000萬千瓦左右,煤電5000萬千瓦左右。産能過剩不斷加劇,火電盈利空間大幅受壓。
煤炭去産能導致的煤市回暖,令火電企業的生意雪上加霜。煤炭在火電企業的所有成本中約佔七成。考慮到下半年煤炭去産能的力度和速度都將加大,火電廠的盈利空間將遭到愈加嚴重的挑戰。如果按照煤價漲至500元/噸,並維持在高位粗略計算,中國火電行業成本或將增加千億元人民幣。一位華東地區火電廠總經理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當前煤價條件下,發電小時數少的電廠估計已出現虧損了,發電小時數多的電廠尚能接受。
電力體制改革下發用電計劃放開,將進一步暴露火電軟肋。據《能源雜誌》報道,在取消了計劃電量的甘肅省某市,一家火電企業在年度的電量競爭中,由於報價太高,竟未獲得一度電量,這就意味著接下來一年時間,這家擁有幾千員工的發電企業面臨著全部停機的尷尬。根據《關於有序放開發用電計劃工作的通知》,未來將優先保證水電、核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機組上網,火電企業再度承壓。
喬保平此前稱,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全面鋪開、改革的壓力基本都集中在了發電企業身上。直供電比例放開過快, 有的地區接近一半,甚至開始推行全電量競價,造成企業惡性壓價,煤電最大降幅達到一毛九。同時,2013年以來已連續4次下調煤電機組上網電價,新能源電價下調趨勢也很明顯,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