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21日表示,上半年,我國經濟運作基本符合預期,國內金融市場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未來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將保持基本穩定。
王春英是在當日舉行的2016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佈會上做上述論述的。她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匯收支狀況呈現出五大特點:一是銀行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總體仍呈現逆差;二是跨境資金流出壓力逐步緩解;三是售匯率下降,部分渠道的外匯融資規模回升;四是結匯率上升,市場主體持匯意願有所減弱;五是銀行遠期結售匯逆差大幅收窄。
從銀行結售匯數據看,2016年一季度逆差1248億美元,二季度逆差大幅收窄至490億美元,其中月度結售匯逆差由1月的544億美元,逐步回落到5、6月的125億和128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一季度逆差1123億美元,二季度逆差收窄至565億美元,其中,1-4月,銀行代客涉外外匯收付款逆差逐月減少,分別為201億、105億、59億和20億美元;5、6月轉為順差2億和125億美元。
王春英認為,儘管各種國內外不確定性會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平穩運作帶來一些挑戰,不過支撐我國國際收支平穩運作的因素依然很多。包括:第一,我國經濟運作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增速在世界範圍內仍屬於較高水準。此外,我國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而且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特徵沒有變。7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最新預測中,將2016年我國經濟增速上調了0.1個百分點至6.6%,這也是該組織今年以來第二次調高對我國經濟的預測。第二,經常賬戶持續順差,並且處於合理範圍之內。第三,境內外資産收益仍維持一定差距。第四,外匯儲備餘額仍然穩居世界第一位。第五,當前國際上關於防範風險的溝通協調不斷加強,有利於維護市場穩定。
針對有記者提出的“人民幣的量價背離”問題,王春英指出,結售匯逆差逐步收窄,跨境資金流出總體下降,但人民幣匯率的變化也是正常現象。去年“8·11”匯改,人民銀行完善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去年12月又公佈了人民幣匯率指數,進一步完善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形成機制,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近一段時期,受市場供求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雙重影響,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貶值,但對一籃子貨幣匯率仍保持了基本穩定。
國家外匯局21日發佈的銀行結售匯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銀行累計結匯4.75萬億元人民幣(折合7267億美元),售匯5.8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9005億美元),結售匯逆差1.13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738億美元)。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2016年上半年,累計涉外收入8.85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3545億美元),對外付款9.95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5233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1.10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688億美元)。
王春英錶示,關於結售匯逆差的變化,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近期出臺了一些支援跨境投融資的新政策,很多企業也會考慮增加境外融資,減少購匯,所以在匯率貶值的情況下,結售匯逆差不一定會擴大。並且,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市場主體逐步適應新機制,匯率預期總體趨穩。從境內外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價差來看,今年1-4月日均價差逐漸收窄,分別為419個、111個、94個和80個基點;5月雖然擴大至162個基點,但6月又回落到97個基點。市場情緒的穩定是個非常可喜的變化,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減弱。(劉國鋒)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