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016年轉眼過半,中國經濟也交出了自己的半年成績單。成績單上最令人關注的無疑還是GDP這個最直觀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標。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6.7%,比去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對此的官方解讀是,中國經濟在穩定增長,很多分析人士和外媒也都發表評論認為,6.7%顯示中國經濟進入穩定增長期。
去年我國的GDP增速是6.9%,這是近年來我國的GDP增速第一次進入6時代,從之前兩位數的增長到9,再到7……,如今,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又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個百分點,為什麼各方卻得出中國經濟穩定增長的結論?6.7背後又蘊含著中國經濟的哪些變化?
6.7%,比去年同期回落了0.3個百分點,如果單看這兩個數字,似乎很難得出“穩定增長”的結論,但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分析,單一的GDP增速還要輔助其他經濟數據共同來解讀,如此,才能反映一個經濟體真實的經濟運作狀況。
盛來運表示,上半年的6.7%所創造的GDP增量如果按2010年不變價格計算的話,反而比去年上半年多增了230億元人民幣,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的經濟是在穩定增長的。第二,就業穩。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717萬人,完成全年計劃目標的71.7%。第三,物價穩,最近幾個季度核心CPI上漲基本上都在1.5%-1.6%小幅波動。第四,收入和消費增長穩。上半年居民收入實際增長6.5%,一季度也是6.5%。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3%,跟一季度持平。
不過,有人會有疑問,雖然經濟穩定增長了,但增速畢竟下來了,為什麼不採用以往見效快的經濟“強刺激”政策?
此前,“權威人士”的回答是,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餘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去。
經濟學家則解讀,由於“強刺激”在信貸以及重點項目上突然發力,就會帶來“高杠桿”。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進一步分析説,在國家政策下,一些企業會舉債大規模投資。萬一大量企業無法償還債務,系統性金融危機就可能吞噬整個經濟,經濟負增長,老百姓的儲蓄也就泡了湯。
張立群表示,杠桿率比較高,應該説要注意防止債務風險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防止全局性的金融風險。
可是,如果沒有強刺激,在經濟下行壓力下,企業發展的動力又從哪來?答案還是三個字——“供給側”。正在大力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認為是上半年中國經濟良好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
盛來運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進展,“三去一降一補”成效初顯。上半年,原煤、粗鋼産量同比分別下降9.7%和1.1%。工業企業和商品房庫存出現積極變化。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成品存貨同比下降1.1%。3-6月,商品房待售面積連續4個月減少。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及成本均有所下降。
依然有人有疑惑。
比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意味著落後産能要淘汰,傳統産業要轉型升級。可是轉型升級的錢從哪來?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告訴前往調研的央廣記者,重慶通過組建融資租賃公司的方式,可以降低企業部分成本。
湯宗偉介紹,比如大量的汽車企業、電子資訊企業以及大量配套企業,通過我們的機器人融資租賃公司,為他們提供機器人自動化系統。企業産品的品質大幅提高,用工成本大大降低,去年一年,機器人融資租賃公司給企業提供的服務是10個億,今年力爭達到20個億。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意味著企業要更多地做減法,這樣的陣痛又是否值得?廣東佛山的美的集團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2011年以前,美的在全國投了14個生産基地,每年幾十億全投在土地、廠房和生産線上,導致經營現金流在2011年、2010年都是負數。結果,毛利率不斷下滑,資産負債率最高的時候,甚至超過70%。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説,此時他們選擇了“要品質,舍規模”。
方洪波表示,“從2011年6月份以後,我們在全中國,沒有買一畝土地,沒有興建一個廠房,也沒有新建一條生産線,並且減少了大量的土地,我們還給各地政府還了7000畝土地,這些資源投到哪兒?全都投到研發和技術創新上面,所以,2012年跟2011年比,銷售收入下降了27%,2012年一年的銷售收入就不見了200多億。”
走過減肥的“痛苦”,2014年美的集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105.02億元,整體毛利率達到25.46%,同比上年上升2.17%。
在GDP的數據構成中,房地産的貢獻不可小視。它的前端關係著鋼鐵、水泥等原材料工業,後端則關係著裝修、家電等下游産業,可以説,直接影響著GDP的平穩增長,因此,推進農民工城鎮化為手段的樓市去庫存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不可少一環,可是,農民工能擔起這個重任嗎?數據顯示,6月末我國商品房待售面積比3月末減少了2100萬平方米。在河南漯河市行政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辦理購房補貼申請的人排起了長隊.
漯河市農民工説,原來一直在看房,現在剛好政府補貼,一平方補助200,省了兩萬多元,應該也知足、滿足了。
漯河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陳興和算了一筆賬,從去年9月開始,到今年8月底結束,20億的房屋銷售額大概能産生3億的稅收,這就意味著,政府發放的住房補貼以稅收的方式進行了回收,不但沒增加財政負擔,還有效刺激了樓市回暖。
陳興和表示,補貼的資金在兩億到兩億三之間,扶持出臺以後,可以多賣60萬平方米的房子,漯河市的房價現在大概是3600一平米,這樣大概多賣20個億左右。
經濟增長穩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那麼6.7%的數字是不是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了。實際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半年數據的新聞發佈會上就坦承,“穩、進、新、好、難”是我國當前經濟的主要特點。國際上,全球市場需求依然疲弱;國內,民營經濟對未來市場預期偏于謹慎,房地産市場還未完全企穩,這些壓力都必須正視。不過,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指出:“我們現在觀察和把握中國經濟,我覺得我們應該少一些GDP的思維,少一些速度情節,適度擴大總需求,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中國經濟就會在穩中求進上,不斷的走到一個更新、更高,可持續發展的階段。” (記者張棉棉 劉飛 杜希萌 陳鵬 柴華)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