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為促進我國外貿積極發展,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財稅金融支援、鞏固培養外貿競爭優勢、優化外貿結構、改善外貿環境等不同方面,提出了14條具體政策措施。
財稅金融支援方面,《意見》指出,要通過差別準備金、利率、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鼓勵和支援金融機構對有訂單、有效益的外貿企業貸款。同時,要調整完善出口退稅政策,優化出口退稅率結構。
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是我國外貿結構真正步入調整期的“分水嶺”,全球貿易狀況不容樂觀,同時競爭日益加劇,對眾多中小外貿企業尤其是小微外貿企業而言,如今的政策支援無疑是雪中送炭。
“通過差別準備金、利率、再貸款、再貼現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有利於小微企業增強融資能力。同時,《意見》指出要加強銀貿合作,可鼓勵和支援金融機構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和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融資規模。”荊林波表示。
上海金融學院浦東研究院執行院長肖本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意見》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即同時採用數量型和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可緩解當前從事外貿業務的小微企業融資難,同時可對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具有一定作用。
“未來,為促進外貿發展,可從多個方面實行積極的進口政策。首先,可完善進口貼息政策,重點支援先進設備、先進技術進口,鼓勵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其次,可賦予符合條件的原油加工企業原油使用和進口資質。同時,可降低部分日用消費品關稅,引導境外消費回流。通過降低部分日用消費品關稅,有效地把這部分消費留在國內。”荊林波告訴記者。
[責任編輯:王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