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機器人補貼亂象調查 地方大躍進拉響過熱警報

2016年05月01日 11: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國有多少家機器人企業?答案取決於如何給這些企業下定義。

  4月23日,經濟觀察報從權威途徑獲悉,通過各地經信委摸底調研後報到工信部的行業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共800家機器人企業,其中本體企業200家左右。此次統計已經將工商註冊裏寫有機器人名稱而目前沒做機器人業務,以及僅幾個人的創業團隊公司,或者實際機器人業務規模很小、與機器人業務關聯性小等的諸多企業,排除在外。

  而稍早些時候,由工信部主管的綜合資訊服務平臺通信世界網給出的數據是:截至2016年4月20日,全國帶“機器人”三個字的企業約3400家,其中不包含涉足、但名稱沒有“機器人”字樣的企業,比如眾多的自動化、智慧裝備和無人機企業。

  一些來自民間和地方政府的不完全統計,也是大致的判斷,甚至更高。比如2015年1月,全球機器人産業研究專家、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副會長羅百輝在深圳舉行的一個投資沙龍上稱,截至2014年底,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的數量超過了4000家。而當年7月,一份由深圳市經貿資訊委牽頭髮布的白皮書顯示,截至2014年底,僅深圳一地的專業機器人企業就達到200 家,通過拓展業務涉足機器人及智慧産品領域的企業則超過3000 家。

  看上去,中國的機器人行業從未像現在這般擁擠不堪。中國機器人網CEO趙勇對經濟觀察報算了一筆賬:2015年中國機器人銷售量只有7萬台,一台按20萬元算,産值才140多億元,除去外資産品佔比的85%,國內産品僅21億元的銷售額。照此計算,工信部統計的800家機器人企業年銷售額平均不足300萬;而如果換成民間統計的大口徑,大部分名為機器人的企業,實際上幾乎沒有任何銷量可言。

  現實是,仍有大量的外部資本和其他行業的企業試圖通過更名、改變營業範圍以及並購投資等方式,擠進這場競賽當中。“全國現在估計平均一天註冊幾家機器人公司,按照這個速度很快會有上萬家機器人企業,早已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總和了。”一位機器人行業人士表達了擔憂:他們進入這個行業的動力何在?

  地方政府首先描繪出了一副美妙的圖景。據經濟觀察報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以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城市為首,全國共計有36個城市把機器人産業作為當地重點發展方向。以2020年為限,其中深圳預計機器人産業增加值將達到2000億,廣州、重慶、南京、湖北等四地將機器人産業規模目標定在達到或超過1000億元,上海、東莞等地的目標則是超過500億元。

  更重要的是,這些地方給出了真金白銀的信號——補貼。以深圳為例,自2014年起至2020年,深圳市財政每年都將安排5億元,連續7年補助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慧裝備産業。而東莞則安排在2014-2016年,由市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預算2億元,資助企業利用先進自動化設備進行新一輪技術改造,這被稱為“機器換人”計劃。整個廣東省政府也不甘落後,就在今年4月18日,該省剛剛將2016年工業與資訊化發展專項資金中的機器人發展專題資金約3.6億元,下達到各地級以上市相關部門。

  現在,高層也開始給出目標。2016年4月26日,這個産業第一個五年規劃即《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出爐,由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解讀稱,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産量達到10萬台,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

  不過,中央的目標和地方的政績之間顯然存在一些差異。因為即便達到上述産業規劃提及的2020年目標,中國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總的銷售收入也不過500億——尚不及廣州一地發展目標的一半。

  這像是一場由地方的熱情和補貼引發的“大躍進”。中國機器人産業聯盟副秘書長姚之駒對經濟觀察報説,2015年春節前夕,國務院高層曾批示要摸清楚機器人發展情況,由此各地經信委展開了摸底調研,上述800家機器人企業的數據正是由此而出。

  “這些數據將為産業規劃的後續配套措施服務,下一步政府將出臺《促進機器人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等政策,相關的財稅、金融配套政策也在討論中。”姚之駒説。

  

   北京市海澱區板井路59號。

  一家名為綠能嘉業(全名為“北京綠能嘉業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公司剛剛搬進這座毫不起眼的兩層酒樓。這裡的一樓是一家飯店,二樓則裝修出來租給企業或創業者辦公,諾大的集體辦公區略顯淩亂,零落地坐著幾個員工。

  一位公司負責人對經濟觀察報稱,目前乃至未來,公司都將專注做石墨烯電暖産品,主要鎖定南方和北方鄉村無供暖市場,加盟到公司的技術專家也均為石墨烯領域人士。雖然是一家冠以新能源的高科技企業,但在這位負責人看來,公司與新能源的交集,僅僅是與一些光伏企業達成了互補合作,在安裝分佈式光伏設備的地區,找到石墨烯電暖産品的潛在客戶群。

  不過,這家公司令不少以機器人為主業的小企業羨慕不已。2015年,綠能嘉業獲得了北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專項40萬元的資金補助,理由是一項關於大型光伏電站除塵智慧機器人的研發,具體來説,是機器人領域技術較低的一種機械手産品。上述負責人稱,雖然獲得市科委的資助,但公司專注做石墨烯電暖産品,並不想將這項技術轉化成産品進行銷售。

  綠能嘉業獲得的補貼數額並不大,但通過機器人科技研發獲得地方政府補貼,卻是不少企業維持短期生存的捷徑。東部省份一家工商註冊資訊並未含有機器人業務的公司負責人透露,該公司憑藉與科研院所合作研發的一項機器人技術,獲得了來自當地科委數百萬的資助,對於這家年銷售收入不足千萬的小企業來説助益頗大,而之所以拿到這麼多錢,用他的話來説,“找了不少關係,費了一番週折”。

  該負責人稱,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申請各級科委或地方政府管理下的研發課題,需要有一定技術研發實力,但結題相對於産品中試和産業化階段更加容易。

  這類科技研發項目或産業化應用項目的申報一般要經歷幾道程式,比如由當地市科委或工信部等部門發佈通知,並附上申報標準和要求,經過篩選後通知企業進行答辯,專家組還要提出質疑。答辯內容涉及企業基本情況、項目必要性、項目技術基礎、實施方案、目標、投資、進度安排以及項目産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僅從程式上來看,無疑是非常嚴格的。

  但事實上,為了儘快讓項目結題,不少研究機構和企業從外邊買來幾乎所有機器人零部件,中間加進去自己所謂的“創新”,然後一台機器人就誕生了。“這些科研課題水分更大,只需要有一台機器人擺在那裏,並不要求將其轉化為真正的産品銷售,很有可能結題了就中止應用了。”該負責人説。

  上述負責人透露,一家註冊地在上海市的某中小板公司,主營業務為電梯控制系統,2013年起進入機器人行業。當年的年報顯示,公司“機器人與運動控制類産品”營業利潤僅為18.85萬元,但由於公司的“工業機器人專用伺服系統”被列入了“2013年上海市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專項”,該公司仍然在2014年一季度成功獲得了高達340萬元的財政補貼,相當於公司同期凈利潤的五分之一。

  這些科研項目的補貼主要來源於國家和地方的科研經費。北航機器人研究所教授丁希侖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機器人領域由跟蹤前沿技術轉為重點瞄準機器人的關鍵基礎部件研發後,曾有一段時間提議讓企業牽頭、研究機構參與,但這並不理想,不少被選定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容易對國家科研經費依賴,只求短期效應,不考慮長遠發展。

  其中,最高級別的科研項目是科技部管理的863項目,該項目一般由大中院校聯合企業進行申報課題,而且必須有省級、直轄市級別以上科委等行業權威部門機構的推薦,這類由科技部直接管理審核的課題,監管體系比較嚴格,一般不會給企業套取補貼的機會,但以地方各級科委的課題和項目,則很難避免“濫竽充數者”。

  

  研發階段的補貼往往數額不大,更多的産業補貼出現在機器人製造和銷售領域。特別是2015年開始實施的針對機器人的首臺(套)産品補貼,被各地試圖進入機器人行業的企業看作是一門難得的生意經。

  以中部某市的規定為例,機器人生産企業和應用企業聯合申報的,各按産品售價10%給予補貼;研發企業單獨申報的,按産品售價的10%給予補貼;自製自用産品按産品成本的10%給予補貼。關鍵零部件最高補貼額不超過50萬元,單機産品最高補貼額不超過200萬元,成套設備最高補貼額不超過400萬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稱,利益驅使和首臺(套)數量限制下,一些企業可以通過註冊多個公司,申請首臺套項目資金,一個公司每年或可申請10台(套)補貼,但如果十家公司,則100台(套)産品都可享受這項補貼。“這樣導致的結果是,我們賣1000台産品賺的錢不如人家100台。”一位機器人企業負責人感嘆。

  儘管首臺套政策是有門檻的,産品需要各種檢測報告等背書,但由於技術複雜,不少地方政府並沒有辨識的能力。上述人士稱,一些缺乏技術、資金和資源的企業,會通過買“白牌機”進行貼牌銷售,或者利用自己廠生産線技改,來獲取地方政府的補貼,這已經是圈裏公開的秘密。“有的購買國外産品,也有購買國內的,從零部件到整機,都存在這種現象,改改顏色、換換款式,最後一台自主研發的機器人就誕生了。”這位人士説。

  上述人士透露,在機器人産業化地方補貼裏關鍵的一環是,負責補貼發放的地方政府部門很少進行實地驗收,即便有,他們對設備技術的限定以及應用規範等也並不真正了解。

  比如,申請項目需要填報一些繁瑣的表格,提供産品圖片以及銷量發票等,但銷售額又是以企業自己提供的銷售發票為準的,通過發票作假等手段,企業很容易拿傳統業務的銷售額去頂替機器人銷售,拿到補貼用於傳統業務運營,這造成了不少貼牌套取補貼的現象。

  而這類現象也開始向機器人應用的下游蔓延,特別是在一些勞動密集産業集中的地區。2014年以來,廣東、浙江、江蘇乃至天津等地啟動了下游應用市場的補貼計劃。以東莞市為例,2014-2016年,市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預算2億元資助企業利用先進自動化設備進行新一輪技術改造,在市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傢具、鞋業、化工、物流等重復勞動特徵明顯、勞動強度大、有一定危險性的行業領域企業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全面推動實施“機器換人”。

  一位東部沿海省份的機器人製造企業負責人透露,當地一家企業為了申請當地智慧製造項目,臨時想到買幾台機器人,當他找對方商量機器人在生産線應用中的細節時,對方直接回復,“隨便裝,我不管這些,只要明天市領導視察時能動就行”。

  據他了解,這個由機器人“站臺”的新改造生産線順利得到當地領導的認可,企業也申請到了項目資金,但之後這台機器人的使命也隨之完結,即便是機器人製造企業,對此類‘三不問’客戶也只能是樂見其成,“但這是行業的一個危險信號”。

  四

  地方政府對機器人的狂熱不言自明。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正在規劃或已開工的機器人産業園已達幾十個,機器人産業園熱已從珠三角、長三角一直蔓延到了內陸縣城。

  比如河北固安、香河縣分別投資規劃興建有機器人産業園。香河縣機器人産業園位於該縣安平鎮開發區,規劃總面積為646畝。園區主要發展機器人研發、零部件、本體、生産線整合等環節,為涉及各環節的機器人企業提供研發、生産、辦公載體。此外,在上述公司的註冊地固安縣,該公司還公佈了在當地規劃投建機器人産業園的計劃。

  除此之外,還有河北滄州等地。去年6月份,由北京中自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26億元的中國國際機器人産業園項目,在河北滄州市高新區進行了全面開工建設。據了解,該項目是河北省重點項目,佔地450畝。

  更重要的是,這些産業園開出了令人難以抗拒的價碼。以天津武清機器人産業園為例,對機器人以及智慧製造、科技類企業來説,不僅可以享受到當地制定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機器人産業發展的扶持辦法》的各類優惠政策,比如免費幾年的廠房,按照銷售額規模而不一的稅收減免,還有信貸、技術以及新産品、上市等支援,加起來享受可高達1000萬元左右的補貼。

  知情人士稱,地方政府迫切需求一些戰略性新興産業比如機器人、智慧裝備企業在當地落地,全國各地幾百個機器人産業園,招商引資時發現企業太少,招商難度太大,為了儘快出成績,放寬了招商條件,並推出大量補貼,引發不少並非機器人主業的企業進入這個行業。

  據機器人産業聯盟的調研,一些地方規劃的機器人産業園,目前僅有少數幾家企業,難以形成規模聚集和産業配套優勢。有的産業園雖然具備了一定規模,但企業“散、小、亂、”,相互之間的差異性不大,産品技術含量還不高,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復性。

  一位産業聯盟的知情人士舉例稱,某地為了讓龍頭機器人企業在當地設廠,曾許諾其只要到當地設廠即補貼3000萬元,而當該企業真去設廠了,地方政府撥付給企業第一批300萬元之後,竟然因為地方政府部門領導調動的原因,剩餘資金再也未拿到。

  但在一位機器人企業高管看來,當一個省副省長或市的副市長親自前來邀請你到當地設廠,承諾給各種政策時,企業會陷入兩難境地,“要麼分散原本不多的資源去設廠,要麼放棄那些眼前的利益誘惑踏實做事,但中國企業往往獨立戰略思路的意志不夠堅定”。

  這也是機器人國家工程中心副主任、瀋陽新松機器人股份公司總裁曲道奎所看到的現象。他曾坦言,2015年前後機器人行業是“企業熱、政府熱、全民熱”,但怎樣避免低水準品質重復等問題,考驗著政府和企業的智慧。

  對於企業套取補貼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國家補貼政策是對的,錯在了補貼監管執行上。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補貼標準不一,追求規模和效應,忽略了機器人産業自身發展規律。

  比如,華中地區一家知名的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企業負責人至今都無法忘記的是,地方政府在考量補貼額度和對象時的隨意性。當時他參加了當地政府的科技創新項目專家答辯會時,主持人對其的評價是“企業規模小、人員少、不善於與政府打交道”,最終該公司沒有獲得該筆補貼資金。但事實上,一些當地納稅大戶,在業內並沒有拿得出手的技術和産品,卻因在當地納稅規模龐大,而輕鬆地成為當地機器人補貼政策的“座上賓”。

  他認為,産業補貼一旦用錯了地方,對真正沉下心來做企業的人是不公平的。他期待即將出臺的《機器人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能對這個燥熱的市場給出一劑清涼的微風。

[責任編輯:楊永青]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