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表示,新興產業將會獲得更多的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隨著傳統行業的優勢逐步消退,新興產業成為我國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轉型升級引領新常態,就要靠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要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其中,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施一批技術水平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工程。到2020年,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報告中多次提到戰略新興產業,說明管理層對其支持力度很大,後續應有相關政策出臺。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桂敏傑3月3日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上交所戰略新興產業板的準備工作正在順利進行。徐洪才認為,戰略新興產業板的設立將支持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資本市場上,機構投資者的最新動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政策的變化方向。基金2015年四季報已披露完畢,數據顯示,新興產業成為基金增持的對象。
深圳前海復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興產業比重大幅提升將會獲得更多的資本市場資源優化配置,這也是經濟發展轉型的必然趨勢。對于股市而言,各類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充電設施、大數據、無人駕駛、VR、物聯網、5G等,在資金追逐下將不斷帶來結構化主題投資機會。
“培育新興產業要做加法,去產能去庫存要做減法,加法和減法同時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徐洪才最後指出。證券日報 記者 孫 華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