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10點,北京市2015年第四期新能源汽車搖號如期舉行。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公佈了新能源汽車搖號結果,共搖出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3333個,單位新能源小客車指標993個。
此次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公佈的搖號指標申請人數審核結果顯示,本期配置個人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共3333個,而申請人數達8736個,中簽率僅38.1%。
專家認為,控車政策已成為國內大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巨大動力,今後要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軟環境建設。
控車政策成推廣最大動力
在北京,從年初購買新能源汽車100%的中簽率到如今的低中簽率時代,顯示出國內限購限行城市推廣速度的加速。
工信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混合動力乘用車共生産5.6萬輛。記者結合採訪和數據分析發現,在國內不同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特點有所不同但是指向明顯。
限購、車牌政策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推廣力度大增。從數據上看,上海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上牌1.45萬輛,北京上牌0.5萬輛,均在數量上位於國內示範推廣城市前列。
記者採訪發現,這兩個城市的限購、車牌等控車政策對新能源汽車推廣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對記者表示,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限牌政策,讓汽車牌照價格飆升,甚至有錢也買不到牌照。
在北京,排隊等待搖號配置傳統燃油車的潛在購車者超過一百萬,而新能源汽車由於搖號中簽率較高也吸引了不少人。
不過,北京本次新能源車搖號38.1%的中簽率,讓不少潛在消費者擔心,新能源汽車以後也不好買了,這反而激發起更大的購買慾望。在位於北京北四環的北汽新能源汽車品牌4S店內,銷售人員張子煜對記者説,“一輛EV200,續航里程在200至240公里,補貼之後車價最低在13萬元左右,和汽油車搖號排隊好幾年相比,你説有沒有吸引力?”
而在上海,傳統燃油車需要競價購買上海本地牌照,在7月份的競拍中,平均中標價格高達8.3萬元,中標率為4.5%。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車卻可以在上海免費上牌。今年上半年上海銷售並上牌的新能源汽車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10661輛,上海甚至成為比亞迪的混合動力車“秦”在國內最大的市場。
除此以外,相關配套政策也加快了推廣節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交通通行政策。今年6月,北京推出新能源汽車上路不限號的政策。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北京新能源汽車上牌數量為1955輛,而5月份上牌數量為1101輛。
相關配套服務增加
除了交通通行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車推廣,多方面配套政策和服務也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欲。
目前,消費者在北京市場可選擇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由最初的北汽、比亞迪、江淮等較少車型,增加到現在的10餘款車型。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也讓國際新能源汽車巨頭特斯拉難以停下擴張的腳步。在北京並沒有享受到補貼和牌照政策的特斯拉對記者表示,雖然一年半之前其在中國還只有一家實體店,但為了加強發展在中國的直銷模式,今年還將有擴充包括北京在內的直銷網路建設。“在今年年底之前特斯拉還會有新店開張。”特斯拉亞太區金融服務總監對記者説。
對於不斷推出的利好政策,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對記者表示,為了增加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政府正在圍繞市場的需求來推進政策配套。除了配套政策的繼續釋放,包括充電樁安裝、公共充電樁建設等原有問題也在不斷解決當中。
據了解,為了加強對北京居民區建設充電樁的支援,北京正在建立並完善自用充電樁報裝平臺。未來理想的狀態是,居民先在小區報裝,然後將報裝需求上報至住建委平臺,再推送到物業公司,整個溝通過程可以越來越透明。除此以外,北京還在推廣移動充電車。這對老舊小區、車企、酒店來説,在市場機制上是個創新,這也是梯次利用電池的表現。
除了新能源汽車車主在家充電的環境正在完善,北京公共充電樁建設也在繼續推進。原先路上的一些“僵屍樁”,正在緊鑼密鼓地調試當中。充電樁建設運營單位普天新能源北京分公司負責人表示,在國家電網去年退出城市公共充電樁市場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入這一行業,市場自發建設公共充電樁的熱情很高。
還需加強軟環境建設
業內專家認為,行政推廣政策手段並非無限,因此需要對推廣政策做出長期的、可操作的、有邊際效應的安排,防止政策一股腦全部用完,達到長期刺激推廣的作用。與此同時,各地政府應該借助自身的力量,不僅增加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還要大力利用政府的資源和推動力,加強對新能源汽車使用軟環境的培育。
許心超認為,各地出臺政策不能過度,要注重出臺政策的邊際效應。“比如在北京,新能源車不限行、停車不收費、未來不收擁堵費等政策,要一年一年地出,一年都出了消費者就可能覺得力度不夠了。”許心超説。
與此同時,專家對政府加強新能源汽車軟環境建設、提升推廣應用內生動力提出建議。
一方面要加強整體商業環境的建設。許心超説,除了交通、環保方面的政策,商業運營政策培育的新能源汽車軟環境也十分重要。比如説新能源汽車短租服務、充電運營企業商業配套經營服務,這些都需要有政府配套政策跟上才行。
普天新能源北京分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現在對公共充電運營商進行商業經營政策卡得很死,但是充電企業本身靠充電不賺錢,因此希望商業運營上給政策提高充電運營企業的積極性。許心超認為,現在主要是要建立新能源汽車的生態環境,公共充電樁運營商現在充電賺不了錢,要從其他地方賺回來,其中包括餐飲等服務業,還可以推動租車業。這樣才能優化消費者的體驗,增加這個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因此政府要圍繞市場的需求來做。
另一方面是利用市場規律加大消費者積極性。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林程認為,在一些軟環境培育上可以利用市場規律,來提高私人購車的積極性。比如在充電上,目前我們在夜間電網消耗低谷時,如果採取夜間充電免費政策,可能既會讓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增加積極性,又把我們夜間相對過剩的電能使用消耗了,這比純靠公共領域和公務領域設定目標強制推廣效果可能要好,同時也可以在未來各類補貼退坡後起到一定成效。
[責任編輯: 吳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