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結束實行21年稅收優惠政策 化肥增值稅復徵一舉兩得

2015-08-14 08:28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化肥增值稅的徵收,將適度提高化肥企業成本,加速淘汰落後企業,優化化肥行業格局,提升化肥行業運行規范度

  我國提出化肥用量在2020年實現零增長,而徵收化肥增值稅的目的之一就是運用市場化手段實現上述目標

  日前,財政部等部門印發了《關于對化肥恢復徵收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自9月1日起,對納稅人銷售和進口的化肥,統一按13%稅率徵收增值稅,原有的增值稅免稅和先徵後返政策相應停止執行。

  自1994年以來,我國陸續對國內生產流通和進口的部分化肥品種,實行免徵或者先徵後返增值稅,在保障化肥供應、支持農業生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形勢變化,上述政策的弊端日益顯現。“從長遠看,這一政策不利于競爭機制發揮作用。”肥料知名企業金正大集團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宏坤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他認為,增值稅的徵收將適度提高化肥企業成本,加速淘汰規模小、設備落後、盈利能力差的中小企業,有利于化肥行業競爭格局優化,提升化肥行業運行的規范度。

  “化肥是糧食的糧食,化肥產業肩負著穩供保價的重任。10多年前,國家從農業安全以及讓農民用得上化肥的角度出發,免徵增值稅以減輕企業生產成本。”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有關人士表示,伴隨化肥產業的不斷發展,問題也日益突出,譬如肥料質量參差不齊,部分企業以次充好,政策不能直接惠農。如今,化肥供求關係已發生巨大變化。恢復化肥增值稅體現了用“市場之手”調節行業發展的決心,也意味著化肥正在從特殊商品向一般商品轉變。

  全國農技中心土壤肥料監測處處長、研究員李榮說,國家提出化肥用量要在2020年實現零增長,徵收化肥增值稅的目的之一是運用市場化手段實現上述目標。恢復徵收化肥增值稅是化肥市場化改革的需要,原先的化肥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落後產能。

  恢復徵收化肥增值稅之後,企業又將如何應對?“短期內原料價格上漲,可能產品價格會適當上漲,但隨著市場競爭充分,企業會提升技術水平、降低成本。”陳宏坤說,“就我們企業而言,將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加大科技研發,提高產業化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加大新型肥料產品開發,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農民使用成本。”

  化肥成本上去了,農戶的化肥開支是否也增加了呢?李榮認為,徵收增值稅對降低農業成本有一定影響,但由于國家設有農資綜合補貼,並實施動態調整等制度安排,即使化肥價格出現一些波動,對正常的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不會產生大的影響。同時,政府還可以利用農資綜合補貼引導農民多用有機肥、引導企業做好農化服務。(經濟日報記者喬金亮)

[責任編輯: 吳曉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