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PPI與進出口揭示需求端是經濟最大風險

2015-08-10 07:07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數據,7月CPI同比上漲1.6%,漲幅創今年以來新高。同日公佈的7月PPI(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5.4%,降幅環比擴大0.6個百分點,也成為2010年以來最大同比降幅。

  而在此前一天,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也顯示,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雙雙下降。在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的背景下,當面臨通縮、通脹甚至是滯脹等各種趨勢的信號交替出現的紛繁格局時,尤其需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既靈活務實,又要保持定力,為穩增長與調結構更好地保駕護航。

  編 者 按

  譚浩俊

  國家統計局昨日最新發佈的數據當中,儘管CPI出現了反彈,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即便有分析認為,豬肉價格可能帶動其他方面的價格出現上漲,但CPI似乎依然沒能成為焦點,真正的焦點還在PPI身上,即PPI何時才能止跌轉穩。

  且不説PPI已有40多個月未離開過下降通道,僅就眼前降幅來説,就非常令人擔憂。作為衡量經濟運作狀況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PPI一直處於下降通道,且下降幅度在持續擴大,至少説明經濟仍面臨嚴重的下行壓力,説明市場需求仍然十分低迷。

  就在此前一天,海關總署發佈數據,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12萬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萬億元,同比下降8.9%。

  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進出口數據發佈以後,由於進出口狀況明顯改觀,特別是出口由負轉正,很多分析都表現出少有的樂觀,認為進出口貿易已經觸底反彈,開始步入拐點,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將逐步增強。然而,僅僅一個月之後,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都重新回到了大幅下降的格局。

  進出口狀況的再度惡化,不僅反映了出口這駕馬車仍然難以對經濟産生有效的拉動和穩定作用,甚至繼續扮演經濟短板的角色。顯然,進出口狀況不佳,與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不佳、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緩慢、步履維艱有著密切關係,同時也反映出中國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很大,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依然很多。

  美國等極少數幾個國家的經濟復蘇,並沒有改變全球經濟整體疲軟的格局,出口仍然要在疲軟的狀態下運作,特別是歐盟、日本以及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經濟,都在艱難中運作,自然很難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形成支撐,甚至會拉後腿。

  同時,國內經濟的持續下行,也對進口構成了極大壓力,國內需求嚴重不足,特別是生産需求,仍處於消化庫存狀態,沒有對需求的渴望,沒有對生産形成有效推動。

  儘管7月份的進出口數據總體不太樂觀,但也並非毫無亮點,至少能看到兩個方面的積極因素:一是民營企業對進出口貿易産生了積極的支撐作用,其進出口狀況不僅遠好于國有企業,也遠好于整體運作狀況;二是廣東、江蘇、浙江等貿易大省的進出口狀況正在企穩,正在成為穩定進出口貿易工作的中堅力量。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如何調整政策、完善措施,一方面加大國企改革力度,改變國企拖後腿的現象;另一方面突出重點,推動整體,給經濟和貿易發達地區更多的政策支援,與此同時提升經濟欠發達地區進出口貿易的水準,將是維持進出口不致失速的關鍵。

  綜合來看PPI和進出口數據,反映出當前經濟運作與市場需求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惡性迴圈,市場需求對經濟增長沒有形成有效推動,經濟增長也沒有帶動需求擴張,而是互為擠壓、互為負影響。

  正因為如此,在制定穩增長政策時,應當把如何擴大需求、增強市場需求活力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從生産、生活兩方面刺激需求,把企業和居民的內在需求激發出來。

  譬如旅遊消費、資訊消費以及一般生活消費等,應從政策方面給予最大力度的扶持,比如通過收費、價格等方面措施減少消費成本,提升服務效率,防止因政策層面的問題使消費受到限制。在此基礎上加大改革力度,通過改革釋放更多生産、消費、流通等領域的紅利,進一步增強市場活力。

  7月CPI出現反彈,如果僅僅是因為豬肉價格上漲,市場對此倒也不必要有太多擔心,但對PPI的持續下降以及降幅增大切不可掉以輕心。畢竟一旦PPI止跌轉穩,其對CPI的傳導作用也會立即顯現。

  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依然存在,但在眼前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企業需求不旺的情況下,通脹的壓力還沒有得以釋放。一旦歐洲、日本等國家的經濟也像美國一樣復蘇了,新興市場經濟也轉穩了,中國經濟步入復蘇通道了,屆時通貨膨脹有可能成為新的焦點。 (作者為財經時評人)

[責任編輯: 吳曉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