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下中國,關於養老金的任何政策、任何調查、任何質疑都會引來巨大關注和討論。因為,隨著“養兒防老”時代的逐漸遠去,養老金已成為人們退休後生活的主要依靠。對於大多數老年人來説,養老金就是“養命錢”。
政府責無旁貸要承擔起制度建設的責任,履行它養老的承諾。經過多年的探索,到現在我國已初步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養老保障體系,基本上覆蓋了所有人群。該體系按身份特徵可劃分為四個層次,即: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介紹,截至2012年,我國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3億人,其中領取基本養老金人數超過7000萬人。新農保和城居保參保人數達4.8億人;其中,1.3億年滿60周歲城鄉居民領取了基礎養老金。在養老保險不斷擴大覆蓋面的同時,養老金待遇和統籌層次也在不斷提高,為全民的“老有所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由於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最初只針對國有、集體企業職工,後來發展到城鎮職工,近年才實現了全民覆蓋,基本是缺一塊補一塊,不同群體、不同地區間不僅養老待遇差距懸殊,而且管理部門、繳費標準、領取程式等也各不相同,引起社會對養老待遇公平性的質疑,對養老金保值增值的擔憂以及轉移接續困難的抱怨等等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的加速到來,百姓“養命錢”問題將愈加重要和緊迫。為此,本刊編輯部組織多路記者深入基層調研,系統分析和梳理了當前養老金制度及管理上存在的種種缺陷,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完善制度的對策和建議。
同在藍天下 待遇各不同
儘管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已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但不同群體間、不同地區間的養老金制度設計卻不盡相同,甚至相距甚遠,由此引發了諸多問題,如群體間的不滿、社會流動受阻等等。接受採訪的專家們認為,在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速的背景下,我國養老金制度亟待完善。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