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7%的考量:GDP增長目標背後的需要與可能

2015-03-05 13:3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徐曼曼)7%左右,這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敲定的GDP增長目標。作為一個理解中國經濟重要切入口的關鍵指標,GDP這個音符是快速而激進,還是放緩而平穩,始終牽動著外界敏感的神經。

   GDP增長目標背後的考量

   從去年的7.5%左右,到今年的7%左右,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發生了哪些變化,究竟是哪些變數促成了這個目標的出爐?

   脫離了具體事物的語境來看問題,顯然是不全面的。李克強總理任期內的第二份、新常態下的首份“述職報告”中指出,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7%左右的經濟增長預期,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

   如果從“增長等同於發展”的老經驗來看,7%左右的目標比不上過去30多年中大多數年份的實際增長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4年GDP增速為7.4%,創下了自1990年以來的新低。由此,一些人發出“中國經濟是否會失速”的疑問,還可能會患上“換擋焦慮症”。

   但如果換一種思路和角度,從“新常態”的眼光來看就會發現,適當下調GDP增長目標,不僅是經濟自身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經濟向更高級、分工更複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的必然過程。

   因此,7%左右的GDP增長目標,或者是2015年的實際增速都不意味著中國經濟正在、或將來會出現外媒所謂的“斷崖式衰退”。

   用“新常態”的視角打量去年中國經濟的成績單,還會發現很多新亮點。其中最大的亮點是:經濟增速放緩至7.4%,但並沒有滑出保就業的“下限”。這又給我們指向了另一個問題,下調GDP增長目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GDP,可以將GDP“束之高閣”?其實這又是另一個誤讀。

   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CPI和PPI均創近幾年來新低,伴生通縮隱憂,定調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穩增長”提到經濟工作的首位。穩增長和調結構之間的平衡取捨,決定了7%左右的GDP增長目標。而且,只有穩增長,財政收入的中低速增長才能保證,才能為公共産品的擴大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提供支援。

   可見,GDP增長目標不應過高,但也不能過低,需以保障基本的發展和穩定需要,其中關鍵變數是就業。李克強總理曾多次指出,穩增長是為了保就業,我們關注GDP,其實關注的是就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隨著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GDP增長目標下調至7%左右,意味著我們將為轉型騰出更多空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政府將如何發揮調控的力量,國企改革將如何推進,産業比例如何協調,環保問題的解決如何武裝到牙齒,一切都將在政府“自我革命”、經濟轉型和全社會創業創新潮的激蕩中,漸露端倪。

[責任編輯: 宿靜]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