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稱,中國在上海自貿區為企業和銀行開放了資本賬戶,從而給它們史無前例的自由在海外籌集資金。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3日報道,中國央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張新指出,上海自貿區內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可自主開展境外融資活動,並將上調區內經濟主體從境外融資的杠桿率,企業融資規模從資本的一倍擴大到二倍。
張新表示,“此次細則頒布意味著自貿區內企業資本項目賬戶可兌換就實現了。”
上海自貿區于2013年成立,是中國進行放鬆利率和匯率管制等自由市場政策的試驗田。此次政策放鬆將使企業得以直接從海外獲取更為廉價的資金,而不是通過海外子公司來發債或取得貸款。
“這顯然會成為跨境資本流動的又一個渠道,”渣打駐香港策略師Becky Liu表示,“最感興趣的可能是銀行,因為它們之前獲取海外融資的渠道有限。”
政策突破
報道稱,在這之前,自貿區內金融機構以外的企業只被允許從海外借入人民幣。新聞發佈會上提供的新聞稿顯示,自貿區內企業人民幣境外借款累計發生金額197億元人民幣(31.5億美元),利率為4.2%。相比之下,中國內地的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為5.6%,銀行間拆借利率為4.24%。
央行上海總部2月12日的公告稱,企業融入的資金可用於自貿區內和海外的業務運作和項目建設。
[責任編輯: 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