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夢惟)原本應在去年底就公佈結果的全國土地出讓金審計,至今仍“爽約”。昨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明確我國必須針對審計督察發現問題,採取鐵腕措施,嚴肅問責,查處土地出讓收支管理違規等亂作為。業內坦言,國務院先於審計結果公佈就特別提出要針對土地出讓收支採取鐵腕措施的現象並不多見,釋放出去年土地出讓審計確實可能存在一些無法被忽視的問題,尤其是收支管理違規的問題可能較為突出。
自去年8月開始,審計署開啟全國土地出讓金收支和耕地保護情況全面審計,到10月底已結束現場審計階段。據悉,此次土地出讓金審計,重點是2008-2013年期間土地出讓金收支及非稅收支管理情況、土地整治項目及耕地保護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這期間地方政府總計約15萬億元的土地出讓金是審計的重點之一。
亞太城市研究會房地産分會會長陳寶存坦言,“近幾年,我國除了招拍挂外,其他方式的土地供應量也非常大,但整體來説,各地原本應該能夠獲利的土地出讓,卻常年收支不平衡,而且土地出讓面積和出讓金的變化幅度相關度也並不算高,可見,不少土地出讓還不夠透明,而這就容易滋生違規操作甚至腐敗”。
據悉,今年國土部確定將開展針對土地管理和礦産資源領域突出問題的兩大專項整治行動。其中在土地方面,將側重研究如何規範程式,解決好土地出讓收入不能及時入庫、虛列徵地成本等突出問題,系統梳理現有管理制度,解決好土地違規抵押等問題。
此外,昨日的常務會議還明確要加大對存量土地的盤活力度,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和重大工程建設。自從國土部明確我國原則性不再安排人口500萬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設用地的消息一經公佈,各地對於盤活存量用地的重視就與日俱增。數據顯示,去年國土部對於城市中心城區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審批中,有37個城市主要使用存量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房。在業內看來,盤活存量用地是強制長期閒置土地重新高效利用起來的有效方式,國有企業等常年擁有的存量閒置地重新整理利用起來後,將為土地需求旺盛的行業打開新的供應渠道。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