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GDP總量首破60萬億元,7%以上的增速相當於增長7000億美元,高於100多個國家的總和
穩增長的目的是穩民生,2014年亮點凸現,就業穩定,居民收入跑贏GDP,消費貢獻半壁江山
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14年全年中國經濟數據,其中GDP為636463億元,首次突破60萬億大關,同比增長7.4%,增速較前一年下跌0.3個百分點,創新世紀以來中國年度GDP增速的新低;CPI漲幅為2%,創下2010年以來的新低。
數據公佈後,網路上出現了清一色的標題新聞稱,中國GDP增速創下24年新低,隱約透露出對中國經濟的擔憂。
不過,無論是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還是眾多經濟學家都對7.4%的增速保持了樂觀。如果把GDP增速和GDP總量首次突破60萬億的背景結合起來看,不難發現,經濟新常態下需要用新的標準來評價中國經濟,而7.4%的增速已經很漂亮。7%左右的GDP增速,在全球還是屬於中高速增長範圍。
隨著中國經濟向新常態過渡,“以GDP論英雄”的觀念早已被打破。經濟再平衡進程中,短期內增速有所放緩已是新常態,重要的是經濟增長品質、經濟結構調整有序推進、有所成效。
但“告別GDP崇拜”,不等於“放棄GDP”。在GDP增速有可能進一步放緩的情況下,與GDP掛鉤的財政收入與公共支出、居民就業和收入增長,這三大民生指標被百姓密切關注。
解讀
7.4%符合增速換擋的規律
“高一點低一點都是7.5%左右,7.4%的增速已經實現了去年提出的7.5%左右的增長目標。”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認為。
馬建堂提出,評價經濟的尺度、標準需要適應“新常態”,評價本身也要調整。“7.4%符合新常態下經濟發展增速換擋的客觀規律。”他認為,在國際上7.4%也是一個不低的水準;同時CPI上漲2%,物價水準保持了較低增長,老百姓還是得了實惠,這也是穩增長的目的。
居民收入增長8%跑贏GDP
經濟增長就是為了保障民生,馬建堂一語切中穩增長的實質。在7.4%的增速下,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去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0%,跑贏GDP增速。其中,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6.8%;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9.2%。
2014年全國居民收入基尼系數為0.469,低於2013年的0.473,反映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此外,全國就業也保持了總體穩定。“就業是民生之本,就業才是最主要的收入渠道。”馬建堂表示,去年城鎮新增就業超1000萬,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1%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這些指標配合在一起,從側面説明瞭中國經濟繼續運作在合理的區間。
不過,我國每人平均GDP在世界上還是在90名左右。
結構優化投資增速創新低
2014年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消費、投資均表現疲弱。2014年,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創出歷史新低的15.7%,消費也總體低迷。不過,這些指標的放緩均在市場預期之內,結構性的調整更值得關注。
“投資增速回落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馬建堂認為,經濟增速換擋,不可能需求不換擋。隨著製造業領域産能過剩,佔中國總投資30%多的製造業領域投資被限制。不過要注意到,第三産業的投資增長得快,資訊、電商投資增長較快,投資結構優化,品質也提高了。
“中國發展到這個階段,經濟增長的品質比速度更重要,即使是達到了8%的增速,若沒有産生經濟結構優化的效用,再高的增速也沒有意義。”星展中國董事總經理陳德隆表示。
消費貢獻過半成重要引擎
雖然2014年消費增速12%,低於前幾年,但亮點凸顯,其中,12月份消費總額2580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1.9%,連續第二個月回升。需求結構也繼續改善,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1.2%,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
“資訊消費是最大亮點,與之相關的通訊類消費也增速明顯。”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展望2015年,在新型消費模式推動下,消費將平穩步入“新常態”。名家觀點
左曉蕾(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GDP增長7.4%説明經濟增長平穩,糾結零點幾個百分點的漲跌沒有意義,零點幾個百分點的變化很難讀出有用資訊。同時,在GDP總量達到63萬億元的背景下,7%以上的增速就相當於增長7000億美元,甚至高於世界100多個國家的GDP總和。
董登新(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中國GDP已突破60萬億元,這與十年前10萬億左右的GDP沒有可比性,因為十年前,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只有1000億元。因此,現在7%的GDP增長仍很驚人。
林採宜(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儘管總量數據創新低,但結構數據樂觀,這也説明當前的改革初見成效。下一步貨幣政策或會繼續有所調整。2015年存準會保持總量穩定,結構調整,可能會針對小微企業、三農等結構性降準,降息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