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聃
像一種例行公事,也像某種念茲在茲,每到年底,年終獎的話題總要被反覆提起。最新的消息是,近日有人力資源數據調查機構發佈調研報告顯示,全國年終獎每人平均排行榜公佈,上海平均年終獎8523元居全國第一,深圳、北京、廣州分別以8235元、7855元、6995元位列二、三、四。廈門、南京、寧波、天津每人平均5000~6000元。鄭州、武漢、重慶每人平均4000~5000元。在參與調查的854家企業中,年終獎最高的發56454元,而最低的只發3568元。
“任何東西一被平均,就掩蓋了真實的問題”。看到這份年終獎的城市排行榜,我首先想到的是這樣一句話。為城市的每人平均年終獎排名,其實註定是費力不討好的。在一個常住和流動人口動輒以千萬來計算的城市裏,所謂的平均年終獎數據,到底是如何得出的,甚至能夠精確到元?這樣的質疑姑且不去説,同樣,所謂的排名也無法反映出真正的問題。那些每人平均年終獎排名靠前的城市,一樣可能有著一分年終獎亦無的人。那些排名嚴重靠後的城市,一樣會有年終獎高得嚇人者。
所謂年終獎的城市排名,不過是虛妄的表像,真實的問題是,哪些人的年終獎高得離譜?哪些人又無年終獎?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説,年終獎到底是在逐年減少還是增加?雖然在勞動合同法等系列法規中,並無對於年終獎的具體規定。但當年終獎開始作為某種常態性的工作福利而出現,它的確在成為觀察社會的某個窗口。對於個體者來説,年終獎的多少,或者不過是間接地反映出實際能力的大小;但在更大的範圍內,年終獎卻是社會分配差距的縮影。
按照專家的分析,在對工作者進行年度獎勵之外,年終獎的最大功用,實際上在於實現社會收入的再分配。但正如媒體所一再質疑的,在不少行業和特定身份的人員身上,年終獎的發放卻加劇了社會分配的不公平。強力反腐和官員治理下,政府部門的年終獎,雖已多數不再出現,但一些國企員工的年終獎,依舊遠遠超出民眾的想像。至於普通勞動者的年終獎待遇,卻一直停滯不前,讓整體的收入分配改革難有變化。更有甚者,某些單位乾脆借輿論之名取消了正常的年終獎。
在討論年終獎時,我們到底在試圖表達什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不僅是民眾對於收入分配現狀日常不滿情緒的延續,更是理當被改革者所觀察到的二次分配現狀。一份年終獎,它在什麼地方被當成了利益輸送的名義?一份年終獎,它又在什麼地方作為一種底線式的合法福利而缺席?一些灰色的想像,需要被破除,一些基本的工作福利,要在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後順理成章地出現。雖然這般説辭不免顯得沉重,但舍此之外去談年終獎,都不過是一場包含了口水的膚淺論道。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