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伯的店里挂滿了要改的衣服。
元旦前又有一大波網購衣服向裁縫店“趕來”,一件56元的網購衣服,買回來改腳修邊要花25元。比起雙十一的“名牌大促”,剛剛過去的雙十二和聖誕節的促銷者多是小商家。買了好些幾十元的衣服,其中難免有不合身的,不合身咋辦?找裁縫店改呀!于是大學校園、小區周邊的裁縫店火了,一天接到的改衣單多達幾百上千件。在中大校園里,原來不溫不火的裁縫店,這兩年在網購改衣潮下火了起來,覃伯夫婦最近一星期僅靠給衣服修腳改邊就賺了近萬元。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劉冉冉
小裁縫店日接一兩百改衣單
在中山大學小北門附近有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裁縫店。聖誕節過後,裁縫店兩側的衣櫃、架子上堆滿了要修的衣服,店老板覃伯夫婦每天都要在小店里忙到晚上八九點,打烊前還陸續有學生從隔壁快遞公司取完快遞直接送到店里來。
昨天,店里又收了幾百件衣服。自“雙十二”以來,覃伯的生意一直這麼火,“一多半都是學生和年輕老師在網上買的,買了之後發現不合身,就送到我這兒來,讓我修個腳、改個邊什麼的。”
“今天打烊了,明天再改、下周來拿吧?”覃伯一邊整理改好的衣服一邊說,由于這幾天衣服積壓太多,老兩口有點忙不過來,“平時不忙的時候當天送當天就能拿走,現在只能讓他們3天以後來取。”
大三學生戚琳琳是這里的常客。她這個月就送了3次網購的衣服。“前兩次是雙十二買的,還有一次是聖誕節買的,基本上是頭天網上秒殺,第3天收到衣服就直接送過來了。”琳琳有點不好啥意思地說,“雙十一大牌衣服打折多,卻不是我們消費得起的;到了雙十二和聖誕,小網店參與的優惠活動更多,衣服也更便宜,但這些衣服多少有些瑕疵,買了不合身又不舍得扔,就拿到裁縫店里改一改。”
覃伯的手寫小賬本上記著,雙十二之後直到昨天,店里每天都能收到一兩百件改衣單,一個星期下來上千件,能賺近萬元,“雙十二和聖誕前後的衣服最多,一天最多有兩三百件,很多是直接從隔壁的快遞拿過來的。”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