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網民稱官仲介淪為創收工具 蠶食簡政放權紅利

2014-12-26 15:05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推進,地方行政審批事項大幅減少,但媒體披露的情況顯示,審批前置環節的仲介評估事項卻大量存在,各種形式的“官仲介”數目繁多,成為行政機構的創收工具。

  網民稱,“官仲介”淪為創收工具,極大損害了企業和個人利益,截留了改革紅利。他們認為,整飭“官仲介”必須斬斷權力之手,嚴格約束行政權力。在簡政放權的同時,推進仲介機構産權改革,從法規制度、機構設置、人事安排上徹底實現“官商脫鉤”,斬斷行政部門和仲介機構之間的利益輸送。

  蠶食改革紅利

  “中央審批‘瘦身’,仲介卻在‘增肥’。”網民“張緒才”説,一些政府部門機構更是打著某種“旗號”從事具有官方色彩的工作,這些仲介機構被社會公眾氣憤地稱為“官仲介”“二政府”。政府審批不收費的項目,“官仲介”要收費,原來行政收費數百元的項目,“官仲介”收費卻百倍暴漲。中央審批“瘦身”是“改革紅利”,“官仲介”讓不收費變成了收費,讓低收費變成了天價費,這無疑是在吞噬“改革紅利”。

  網民“吳杭民”也指出,一些部門和機構,不甘心放權簡政,於是就耍起了“花招”,名義上行政審批“瘦身”了、取消了,卻“移花接木”“暗渡陳倉”,讓某些協會及商會,或者指定的仲介機構暗地裏扮演“二政府”的角色。企業、個人要辦事,有時候不僅沒有便捷化,反而“關卡”更多了,甚至收費一個勁地瘋漲。本是讓利於民的制度改革,反倒增添了社會成本。

  涉嫌利益輸送

  “官仲介”頻現根源何在?網民“圖八木”指出,“官仲介”是這些具有審批許可權的部門衍生出來的怪胎。通過脫離具有審批權的部門和單位而逐漸成長壯大的衍生品。要消滅這個怪胎還需要下一番狠功夫才行,因為這個怪胎之所以存在,它所依附的營養來源於那些部門和單位的權力。因為最終審批權還在這些部門和單位,中間去掉的環節、去掉的利益都將通過這個怪胎重新找回來。

  網民“魚予”稱,現在許多行政機關的權力的確是下放給了仲介社會組織,而且很多仲介機構實際上就是行政機關下屬的事業單位、改制後的企業或者利益第三方,所謂的“放權”其實就是把權力從自己的左手交給右手。如此一來,行政部門的審批少了,能拿出好看的數字。但是對於企業來説,需要辦的事情並沒有明顯減少。

  他還指出,許多審批權力搖身一變,跳出了政府的殼,沾上了市場的邊,收費的自由度更大了;同時更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成為個別部門權力尋租的隱秘通道,“指定”、挂靠的背後,往往有著利益輸送的勾當。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