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重點發展移動電商,微信上我們自己開的微店有非常大的提升,遠遠超出我們每個人的想象。”京東集團創始人、CEO劉強東4日下午在北京興奮地介紹著京東今年“雙十一”的業務創新。
在他周圍,坐著阿里巴巴、蘇寧、當當等十余家大型電商負責人和中國有關部委代表。
這一幕發生在當天舉行的中央網信辦促進電子商務創新和健康發展座談會上。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臨近,中國官方正前所未有地看重11月11日這一天及其背後巨大的網絡消費潛力。
在10月2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要求重點擴大六大領域消費,首當其衝的便是“擴大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消費,提升寬帶速度,支持網購發展和農村電商配送”。
在11月3日的一場座談會上,李克強再次指出,要加大力度支持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發展,為它們“培土施肥”,打造中國經濟新的“發動機”。
對于電商企業而言,層出不窮的創新業態已成為它們的“吸金”法寶。
劉強東以微店為例表示,京東微店上線一個月來每天復合增長率達10%,目前單日營業額已達2000萬元人民幣,“過5000萬和1個億,時間也不會長”。
阿里巴巴市場總監金奕表示,今年阿里沒有強調“雙十一”交易額,而更多是推進國際化、無線化和平臺化建設。在金奕看來,“雙十一”會是一個社會化協作,快遞、物流、營銷、第三方外包服務、銀行等都會全方位參與,“希望每年有一種脈衝式的發展,推動行業發展轉型和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甚至“雙十一”這一名稱本身亦成為電商競逐的目標。
當當網戰略與投資副總裁金東興便當面“吐槽”阿里巴巴將“雙十一”注冊商標收入囊中一事,“我們覺得‘雙十一’是一個全國網民的購物節,不是某一個公司獨有的”。
而在座談會上,更多電商負責人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杜絕假冒偽劣商品上。
劉強東指出,微店推出後,在其之上賣假貨、水貨的情況大幅減少。京東調研後發現,這是因為“社交鏈條在里面”,“朋友、親戚和同學介紹過來,一環介紹一環,絕對不敢用假貨、水貨”。
金奕則表示,阿里方面對于商品質量和服務有事先監控機制,如果在“雙十一”前有違規記錄和不良行為,商家將失去參加“雙十一”資格,即便報名參加成功的商家,違規後也會被排除出活動。
劉強東呼吁,電商企業全部實現100%開具電子發票,使銷售假貨的人買不到假發票,從而徹底杜絕假貨水貨。
金東興同時建議,應盡快出臺促進電商產品質量提升的法律法規,並建立起全國通行的電子商務企業誠信平臺。(記者 彭大偉)
[責任編輯: 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