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以後誰來種田:70後不願80後不會90後不談

2014-11-05 08: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等我們種不動了,以後誰來種田”

  相比在經營中遇到的“近憂”,當前農村勞動力加速轉移、新生代農民不願種田,農業發展“後繼乏人”的問題更讓一些職業農民感到擔心。

  今年55歲的陳茂盛是江西省萍鄉市遠近有名的職業種糧農民,2013年種了3000多畝水稻。他告訴記者,現在農村裏年輕人不願種田,農民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狀況。“就拿我們村來説,現在留在家裏種田的基本上都是年紀大的老人和沒有什麼文化的婦女,而且70歲以上的老年人佔到了80%左右,平時村裏基本上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陳茂盛不無擔憂地説,當前老年人種田已經成為普遍現象,不過不管怎樣,現在的田好歹還有人種,再過十來年,等我們這些人老了、種不動了,“誰來種田”就真成為一個問題了。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在務農農民年齡偏大,即使在職業農民中,50歲以上的也佔主導,呈現出“70後不願種田,80後不會種田,90後不談種田”的現象,農業生産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困境。

  湖北省2013年就職業農民調查發放問卷一萬份,問卷對像是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一村一名大學生”回鄉青年、參加過陽光工程創業培訓的學員、大學畢業生在農業領域創業者、種養大戶、農業社會化服務人員等。調查顯示,88.93%的農戶家裏的孩子沒有學農或者從事農業生産,69.08%的農戶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從事農業生産當職業農民。形勢很不樂觀。

  農業生産“後繼無人”,從長期來看將導致國家糧食安全難以保障,而從短期來説則直接推高了農業用工成本的飆升。“現在種田請人一年比一年難。”從2002年就開始大規模種田的江西省新建縣聯圩鎮職業農民孫祖升告訴記者,他剛開始種田時,幾十塊錢一天別人搶著幹,但這幾年工價漲的太快,“2010年,我開出的工價還不到100元一天,而今年高的已經超過了200元,價格翻了一倍,但人還更難請,貼煙貼酒不説,工作時間還不能太長。”

  對於當前農業勞動力不足的狀況,淩繼河也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往年春耕前,許多人都會到他那裏搶田種,但今年一個也沒有,相反還有很多人到府來主動要把田租給他,而且田租還降了一些。田租下降本該是一個好消息,但淩繼河卻高興不起來。“這説明越來越多的人不願種田了,以後我找誰來幫我種田就是一個問題了。”淩繼河説,以前他最擔心的是土地問題,“怕包不到田”,而現在最擔心的卻是“找不到合適的人來種”。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