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企業産品參加國際電子資訊展。 新華社資料圖片
當前,隨著我國國防工業逐步市場化,武器裝備研製資質向民企放開,以及軍工企業的股權多元化、軍工國企改制、軍工科研體制改革、激勵機制改善等一系列改革,民企“參軍”熱情高漲。記者從昨日在深圳華創中心舉行的“軍品市場法規政策培訓研討會”上獲悉,目前深圳軍工企業數量可觀,産業發展涉及各行業和領域。專家認為,民營企業進入軍品市場面臨諸多難題,軍民融合距深度融合仍有差距。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婧如
深圳參軍涉軍企業達百家
截至2014年1月,我國已在陜西、湖北、湖南等13個省(區、市),分5批認定了26個國家級軍民結合産業基地。2013年,全軍實施競爭性採購項目2000多項,節約經費5.2%。另據統計,去年20多個省市軍民融合專項經費規模已達十多億元。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學院專家劉國慶稱,最新的數據顯示,我國具備裝備承制單位資格的企業總數,即“參軍”企業達到2343家,其中民企879家。今年上半年,取得武器裝備承制單位資格並上市的公司數量激增。“深圳是改革開放前沿,創新理念、創新環境優越,電子行業發展基礎好。隨著軍事裝備資訊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深圳企業大有可為,也具有突出優勢。”劉國慶説。
據他了解,目前深圳高科技民營企業參軍熱情高漲。“軍品品質要求高、數量少,能夠承擔軍品任務對於企業來説是一個認可,有利於其形象提升。此外,承擔軍品任務,對於企業的管理方式、品質體系和保密資質認證等方面有嚴格要求,對於完善和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有好處。”
根據市科創委披露的資訊,經過多年發展,深圳已成為我國軍工産業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目前全市已取得軍工保密認證的企業約60家,“四證”齊全的企業約20至30家,參軍、涉軍企業近百家。
深度融合仍需破解諸多難題
專家認為,中國軍民融合從2011年開始,但發展到現在,距離真正的“軍民深度融合”仍有不小差距。
據透露,雖然有不少民營企業直接、間接參與軍品生産,但主要給軍工企業提供配套生産和代工。真正的軍民融合要求更多民營力量承擔軍品核心部件、甚至是整機的生産,民營和軍工企業在招投標中可以公平競爭。我國目前的現狀,與這一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民企“參軍”面臨政策、産業自身發展等諸多制約。要實現“軍民深度融合”,有諸多難題待破解。據了解,目前進入軍品市場要求有“四證”——産品科研生産許可證、保密資質認證、品質管理體系認證、承制單位資格審查認證。由於“四證”分屬不同機構管理,加大了民企拿到四證、進入軍工市場的困難。
此外,民企“參軍”還有不少現實問題,如部隊對於軍品有嚴格規定,不少涉軍企業既有民品又有軍品,企業的生産管理模式面臨挑戰。在軍品資訊化同時也涉及到安全問題,企業需要思考如何破解安全問題。
與軍工企業相比,民企需要更多考慮到盈利問題,政府部隊都有引入民間資本的法規,但對於民企“參軍”的優惠政策、補償及退出機制仍不完善。專家認為,這些問題的解決需循序漸進,一方面通過對企業進行政策法規普及和培訓,讓更多企業熟悉和了解軍品市場,同時國家也需要逐步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據悉,目前我國正在探討降低民企進入軍工市場的門檻,今後可能朝“四證合一”的方向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
深圳探索軍民融合企業孵化器
目前,深圳已經出現軍民融合企業孵化器——深圳華創科技創新成果産業轉化中心。該中心執行主任黃偉認為:“深圳應發揮軍工産業的技術優勢和民營資本的靈活優勢,通過産業技術鏈和資金鏈的延伸,促進國有力量走出來和民間力量聯合,同時還應當充分依靠深圳科技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
據黃偉介紹,深圳已有多家企業通過華創中心納入軍工採購體系,去年深圳金溢科技一款基於RFID技術的軍車識別系統已納入軍工採購,該系統主要用於軍車身份的識別,以防假冒軍車的情況。而在今年8月,深圳賽為智慧也正式得到批復,進入軍工招標體系。
他透露,今明兩年,華創科技創新成果産業轉化中心還將以中央和地方企業集團為重點,拓展建立15—20個研發實驗服務基地,打造軍民同融、科技金融、孵化器、檢測與認證、現代農業等五個領域中心,以推進産學研資在深層次上開展跨專業、跨領域合作。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