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16日電 (記者 趙小燕 實習生 章天啟)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全面規範地方債發行,而近年來各界對有關地方債高企的擔憂也是不斷。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張健華16日在中國全球投資峰會上表示,中國的地方債無論是比例還是償債能力,問題並不大,地方政府手裏有很多優質資産,變現能力肯定沒有問題,其實債務偏高的還是企業。
“中國的企業過分依賴金融市場,債務融資維多,股權融資比較少,多層次資本市場薄弱,新三板市場剛起步。金融結構需要調整。”張健華説,中國的債務杠桿率高,主要是因為企業,製造業的負債率也高達60%。
對於中國的地方債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太部中國處處長Steven Barnett認為,中國的債務在國際上來看,並不算非常高,且中國有很好的緩衝能力。不過,他也提到,很多地方政府需要自己負責社保等支出,但目前還沒有能力就沒法適應有大量人口新城市化狀態,風險還有不確定性。
在這場國際投資的盛會上,也有人提出,中國是否應該放鬆銀根?
張健華認為,中國的存量貨幣並不少,如果實施大規模的刺激政策並不可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揮之不去的長期以來的就是通脹壓力,地方政府的熱情很高,宏觀調控稍微有點放鬆,地方的熱情就會超過你的想像。”
他説,中國的問題是結構性的問題,以浙江金融業為例,前9月浙江新增貸款比8.6%,而GDP增速則為7.5%。“貸款增速高於GDP增速,在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放鬆銀根,可能性不大。”
在他看來,貸款的主要用途目前還是大量在基礎建設、政府平臺及房産項目大量,其他的實體經濟貸款相對較少,“目前,産業和金融的結構還是需要進一步調整。”(完)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