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大與某網站聯合發佈了《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這份來自35萬餘份有效問卷的報告顯示,今年應屆畢業生平均起薪為每月2443元,僅夠買半部蘋果手機。
畢業生飯碗問題,幾乎每年都會被熱炒一次。要麼是“居然不如農民工”式的對比化,要麼就是“月光生活”式的形象化,要麼就是“僅夠買半部蘋果手機”的直接化,言下之意不外乎説,大學生起薪太低,“真對不起大學生的身份”。問題是,大學生起薪要多少才不算低,初始的職場生涯,究竟是取決於身份還是取決於市場。
市場經濟之下,大學生起薪的高與低,確實不是想當然的事。社會分工不同,需求和待遇並不一樣。今天,大學生呈現出結構性過剩和就業期望過高的問題,導致很多大學生寧願在家啃老,也不願意先找一個崗位“湊合”,如此態度的大學生,想在職場上得到高薪確實並不容易。對此,大學生不應給予過高的期望,外界也不宜過度炒作其起薪高低的問題,否則會對大學生的就業帶來過大的干擾,使很多人寧願漂著或者“啃老”,也不願就業。
以“高大上”審視大學生起薪是個認識問題,這説明包括整個社會,似乎都沒有改變“精英階層”的固有思維,始終用“高大上”的標準去審視和要求,導致輿論導向走偏,無法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和審視問題。大學生就業和薪酬既是市場命題,更是認識問題。只有糾正了認識上的偏差與偏見,才能對市場規則給予認可,個體的選擇也才不會受群體的導向影響,更不會因為認識偏差而被熱炒成偽命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