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周素雅)尼爾森7月21日發佈的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報告顯示,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已經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在111點的歷史高位。其中三線城市消費者信心指數領跑全國,從一季度的111點上升到了113點。
消費者信心指數不受經濟放緩影響 持續高位
日前,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增速出現放緩。在經濟總體平穩,但仍有有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消費信心指數出奇地持續保持高位。對此,尼爾森中國副總裁范奕瑾表示,雖然與過去兩年相比,我國GDP和其他幾項經濟指標都呈現趨緩,但與美國、英國、印度等國家比,7.5%的增速仍是非常值得慶倖的數字。“評判經濟增長中是否有泡沫,主要應該看國內消費所佔比重,而從政府發佈的零售總額來看,中國整體經濟品質還是不錯的。國內消費在GDP增長中的佔比減少了,也正好説明瞭來自出口和投資的比重增加了,這也説明經濟結構更加合理了。”
范奕瑾介紹説,消費者信心指數主要由預期指數、個人經濟狀況指數和消費意願指數構成。就目前來看,消費者的就業預期和個人財務狀況基本屬於平穩狀況,推動整體信心指數上升的主要是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目前購買意願每個季度都在上升。所以這三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高位。
社交媒體滲透 城市消費者信心指數差異縮小
尼爾森數據報告顯示,三線城市消費者資訊指數領跑全國,從一季度的111點上升到了113點;同時,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上漲了兩點,達112點,位居第二;一線城市與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上一季度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均為110點。農村消費者信心指數與上一季度持平,為110點。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的出現讓資訊更加公開透明。范奕瑾解釋説,社交媒體讓世界扁平化了,它讓消費者更清楚地認識了經濟形勢和市場情況。“三年前,不同城市級別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差距還很大,而由於社交媒體的滲透,現在越來越趨同,差異化越來越小。”
另外,社交媒體的出現讓消費者獲取資訊和實施購買行為更加便捷,間接導致了消費者購買慾望的增強。“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與其他國家相比有些特別,其他國家更多的是三方面因素一起觸動,而中國是由消費者單方面消費意願帶動,消費意願在整個指數中佔了很大比重。”范奕瑾説。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