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北京公交地鐵票價可能調整,新方案正在公開徵求意見。
央廣網財經7月4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北京市發改委和交通委從昨天開始開展“我為公共交通價格改革建言獻策”活動,大家可以通過郵件、電話、微信登多種方式進行討論。看到這則消息,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是:票價是不是要漲了?
實際上,北京的公交和地鐵票價是比較便宜的。地鐵全程2元錢,而乘坐公交如果刷卡的話,票價最低只要4毛錢。低廉的票價為降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帶來了顯著的作用,不過票價低廉也給公交和地鐵的運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數據顯示,北京公交去年的收入是25.93億元,這個數字比2007年還要低16%。而去年公交的支出高達176.16億,也就是説,北京公交去年虧損了150億。同時,北京市去年投入公交和地鐵的補貼超過200億。
公交地鐵票價該不該漲,又該怎麼漲?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張彬對此發表評論。
北京市現在開始針對公交地鐵的票價調整進行意見徵集。相比聽證會而言,這種公開徵集意見的形式更接地氣,徵集到的意見範圍也會更廣泛。如何看待這種形式?
張彬:這次北京市發改委和交通委就公共交通價格改革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和以往相比,有幾個新的特色,首先,北京市在第一次在價格方案形成之前公開聽取意見,先廣泛的爭取徵求北京市民的意見,這是相關部門的科學決策的體現,先不預設方案,不預設前提,而廣泛聽取老百姓的意見。第二,在徵求意見方式上也採取了新的方式,充分發揮了網際網路的特色,比如網上留言,微信等方式,更廣泛尊重了民意,可以真實反映大家的要求。第三,這次公開徵求意見應不僅僅集中在價格的調整方面,還涉及到了公共交通和服務的意見,意味公開的徵求意見更多體現了公益性。
去年北京光是公交就虧損了150億,而地鐵也虧損了30億,與此同時,北京市去年對於公交和地鐵的補貼高達200億。可見這種低票價的情況現在看起來可能難以持續。那麼,公交地鐵票價調整,目前看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如何?如何讓價格調整的幅度控制在合理區間?
張彬:首先,從北京市的公交和地鐵的營運情況變化來看,截止到去年,公交里程已經1萬9千多公里,地鐵和2006年相比里程也翻了一番,現在400多公里有277個站,加大的里程都是靠財政修地鐵、鋪設公交的網路,而里程漲了這麼多,票價還沒有變化,意味著相應的政府財政可能會向公交方面會更傾斜,給相關部門、公交運營系統造成壓力。第二,從市場經濟規律而言,公交定價首先要遵守“誰受益誰承擔的責任”的原則,現在全靠財政補貼,也就意味著全社會在北京生活的每一個人都要為此買單,比如很多老年人不乘坐地鐵,如果地鐵補貼過多,是不是意味著老年人的權益受到損失?從市場規律來講,多坐多付錢也是一般的規律。第三,這種持續性的、大幅度的財政補貼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是沒有可持續性的,把公交補滿了醫療補不補、住房補不補、公共服務補不補呢?在對票價進行適當的調整也是勢在必行的,但是確實要考慮政府財政的壓力和低收入百姓出行費用的承受能力。
現在北京公共交通的一票制普遍存在,但這也帶來一個問題,比方説地鐵,最短的兩站之間只有400米,最長的兩站之間的距離高達88公里。在這種情況下實行一票制,對於老百姓,對於公共交通部門,都顯得有點不合理。那麼,考慮到各種因素,調整票價可以採取哪些方式?一票制是否有取消的可能?
張彬:目前一票制不太適合城市的發展,也帶來了公共交通中的弊端。在相應的政府服務中所説的“一陣風”、“一刀切”是不可取的,北京從2007年到現在已經實行了這麼多年的一票制,到今天進行適當的調整也是有必要的。但是,調整要考慮到怎麼調整,現在有很多傳言,比如起步三塊,最高五塊等,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相對公平的、老百姓能夠接受的、政府部門能夠接受的價格。理論上講,應該是按里程,也就按站付費,多乘坐多付費,具體到相應的線路的轉換等再適當予以考慮。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