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127家,貸款余額8444億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251億元。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今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更多小貸公司因經營不善、融資困難等原因主動退出市場。
今年小貸公司的數量以及貸款余額都繼續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央行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小貸公司的共有8127家,同比增加23.98%。全國小貸行業第一季度的貸款余額為8444億元,同比增加32.83%。
不過,相比于去年而言,今年第一季度小貸公司的增長略顯疲態。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小貸公司數量增長達34.38%,而貸款余額的增速則達到42.95%。
今年第一季度小貸公司新增人民幣貸款251億元,而2012、2013年同期新增貸款分別為531億元、434億元,呈逐年下降的態勢。
此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也指出,全國小貸公司的貸款增速已連續多月回落,“總體判斷是全行業由快速發展轉為平穩發展和洗牌階段”。
央行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小貸公司數量最多的省市分別為江蘇省、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分別有607家、562家和478家小貸公司。
數據顯示,廣東省小貸公司共有350家,平均注冊資本金在1.35億元左右,處于行業的中上水平。分析人士指出,實收資本越小,則該地區小貸公司的抗風險能力越弱。
從貸款余額看,全國貸款余額比實收資本僅高出12%左右,表明小貸行業杠桿仍然控制得較低。就廣東而言,其實收資本是473.04億元,貸款余額也僅是477.05億元。
不過,江蘇省和浙江省的小額貸款余額分別為1158.05億元和911.30億元,佔比超過全國總量的五分之一,兩地的貸款余額均比實收資本高出了24%和35%。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方面是由于浙江小貸公司的資金周轉得較快,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他們從外部獲得融資的比例較高。
有資深小貸人士指出,小貸行業仍處于摸索發展階段,把杠桿率控制得低一點,行業風險會較低。(記者周宇寧)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