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我國稀土深加工之殤:10元賣出去1千多元買回來

2014-04-03 10: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向全球供應著90%以上的稀土資源,但因為沒有取得稀土定價權,將資源賣成了“白菜價”。

  這種失衡狀態,讓我國痛下決心整治稀土産業。實施稀土配額制度,就是基於保護環境和資源的考慮,在出口環節實施的一項管控。

  安泰科稀土市場研究分析師陳歡分析稱,出口管理措施的取消不會對我國稀土産業本身造成太大影響,真正受到衝擊的將會是我國稀土深加工和應用環節。

  五礦集團總裁助理王炯輝此前接受媒體採訪的一席話,道出了稀土産業在深加工領域的短板:1元錢的稀土原料,我們粗加工最多賣10元、20元,到歐美做成産品後,我們就要花1000元才能買回來。

  4月2日,內蒙古一家稀土企業高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國稀土産業的出路不在於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變為深加工。”

  目前,我國稀土原料及加工産業大體保持三大基地和南北兩大生産體系格局,隨著國家政策執行,有進一步集中的趨勢。但根據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原材料工業研究所所長袁開洪的調研,三大基地主要為生産基地,其主要産品大多在初級原材料及粗加工階段,下游應用即産品研發等發展較慢。

  以釹鐵硼為例,它分為燒結釹鐵硼和粘結釹鐵硼兩種。其中,粘結釹鐵硼磁體是把釹鐵硼合金粉末,用環氧樹脂、塑膠和其他粘結助劑等混合均勻,並採用一定的成型方法如模壓成型、注射成型和壓延成型等,製備而成的複合永磁體。

  銀河磁體(300127.SZ)此前就有個項目,即通過採用粘結釹鐵硼磁鋼,每年可用鐠釹合金約1200噸以上,可大大節約電力成本。但由於稀土價格“過山車”式的大幅波動,對粘結釹鐵硼行業産生極大影響,這一項目也因用戶無法接受早早夭折。

  “在稀土價格暴漲的時候,賣産品甚至不如直接賣資源。”前述企業高層説,受稀土暴漲暴跌的影響,稀土下游深加工環節大受打擊。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多位行業人士眼裏,中國的稀土深加工水準良莠不齊,釹鐵硼行業更是不少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驅動下,原材料初級産品環節不斷擴充,相對的下游應用卻急劇萎縮。“打擊的不光是信心,還有信譽,到現在都沒完全恢復過來。”

  困擾稀土深加工的另一“煩心事”是由重復建設引發的産能嚴重過剩。

  袁開洪説,儘管我國稀土永磁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場份額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沒有資源和核心技術的情況下,仍大量建設釹鐵硼新項目,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同質化惡性競爭現象。

  “我們好端端的一些企業都是有分工的,現在每個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園區搞釹鐵硼,一搞搞二十幾萬噸,重復建設這是最大的浪費。”曾有稀土企業人士如是向本報記者表示。

  實際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離環節出現産能過剩,發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産能過剩。其中,2011年稀土發光材料産能在6000噸左右,但僅一年後産能就超過2萬噸,很多新開工的項目産能均以4000噸起。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1+5”方案中的六大企業集團,無一不涉足深加工領域。以廈門鎢業(600549.SH)為例,該公司自2006年開始進入稀土行業,重點發展稀土深加工産業,現建有5000噸貯氫合金粉項目、1000噸熒光粉項目。

  此外,已明確要淡出上游控制權的包鋼稀土(600111.SH)未來的發展戰略也是重點發展稀土材料應用,擴大中高端領域稀土材料應用範圍、提升稀土應用技術水準、增加稀土産品附加值。包鋼集團甚至承諾,將支援包鋼稀土重點發展稀土冶煉、分離、材料及應用領域,包鋼稀土為包鋼集團稀土冶煉、分離及應用業務的整合方。

  現實問題是,目前國內稀土加工企業多集中在釹鐵硼、發光材料和鎳氫電池三大行業,在其他高新技術産業應用方面少有涉獵。稀土深加工行業的同質化,已經嚴重制約著稀土應用的發展。

  “中國的稀土産業鏈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鏈條是終端産品,但這些年我們賣的還是稀土初級産品,反過來還要以成千上萬倍的價格從國外買進深加工成品。”前述企業人士説。

  他認為,稀土産業的深加工關鍵是看應用端,目前應用環節沒起來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替代材料爭奪市場技術問題很難搶佔高端市場,再就是出口不振,國內消費本來就是短板;還有鑭鎂鎳儲氫動力電池國內企業産業化還存在問題。(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