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吳少敏)到2015年,東莞文化及相關産業的增加值佔GDP比重要達到5.0%。日前,東莞召開全市文化産業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創建全國現代文化産業名城的具體目標,實現文化與産業的深度融合。
規模和增速居全省前列
早在2010年,東莞陸續出臺了《東莞市建設文化名城規劃綱要(2011-2020年)》、《東莞市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專門設立了文化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為東莞的文化産業發展,提供了政策、資金和制度保障。
一組數據顯示,2012年,東莞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為219.61億元,佔全市GDP比重約為4.38%,文化及相關産業法人單位數5784家,數量位居深圳、廣州和佛山之後,在全省排名第四。東莞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219.6億元,比上年增長13.2%,高於同期全市GDP增幅7.1個百分點。
同時,文化産業增加值及佔GDP比重逐年遞增,從2008年的136億元上升到2012年的219.6億元,年平均增長12.73%;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由2008年的3.67%提升到2012年的4.38%。2012年,東莞文化産業增加值同比增幅為13.2%,同比增幅排名位居珠三角地區第三位,僅次於佛山(41.2%)和深圳(33.2%)。
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潘新潮分析説,目前東莞文化産業發展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文化産業結構亟待優化,現在的優勢只是印刷複製業和文化産品製造業等偏向傳統製造業的非內容産業,創意設計、動漫、藝術等産業較為落後,而且文化産業科技創新能力較弱,文化企業年産值過千萬乃至過五百萬的企業較少。
文化産業要成為支柱型産業
“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東莞文化及相關産業的增加值佔GDP比重要達到5.0%,而在2012年文化及相關産業的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38%。要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目標,東莞文化産業增加值必須每年保持17%左右的增速,遠高於GDP的增速。
潘新潮説,文化産業是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集中體現,具有優結構、擴消費、增就業、促跨越、可持續的獨特優勢和突出特點,是一個朝陽産業、綠色産業,對促進經濟增長、提升經濟發展品質、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內需、可持續發展等方面作用顯著。
因此,東莞文化産業發展要堅持規模發展和結構優化並重。在發展壯大文化産業各行業實力和競爭力的同時,加強結構調整和優化,構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並注重培育發展新興文化産業,注重做大做強特色文化産業,注重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産業。
他説,東莞文化産業要依靠市場機制,吸引更多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産要素參與文化産業開發,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出資、文化唱戲、産業衍生”的産業模式,並以市場為主,也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強化政府的引導、監管、服務等職能,為文化産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統籌到位,政策到位,經費到位。
■連結
莞文化産業實力榜
●傳統文化行業
印刷複製、廣播電視、文化製造等優勢行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作為全國重要的印刷基地,2013年,全市印刷企業達3076家,印刷總産值達311億元。去年,東莞共有4家企業入圍全國印刷企業百強行列,8家企業獲得文化出口補貼。
同時,東莞電影放映行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期,在一系列鼓勵政策的推動下,民營企業投資電影市場的熱情日益高漲,先後有萬達、聯和和中影南方新幹線等9條院線落戶東莞。2013年,東莞擁有電影院51家,電影票房收入突破2.45億元,繼續位居全省第三。
●新興文化業態
以動漫製作、網路服務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産業發展迅速。其中,東莞動漫産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衍生品製造到原創設計質的飛躍。2012年,東莞生産原創電視動畫片15214分鐘,産量居全國各城市第三位。2013年生産原創電視動畫片9部,在廣電總局的備案總時長為17496分鐘,預計仍可排名全國前列。
●東莞特色産業
在文化會展方面,充分發揮東莞作為全國最大動漫衍生品生産基地的優勢,舉辦了五屆中國國際影視動漫版權保護和貿易博覽會,形成了“北杭州、南東莞”的動漫展會格局。依託東莞作為全國重要印刷基地的優勢,舉辦了兩屆中國(廣東)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吸引了2261多家企業參展和27萬多人次觀眾觀展,成為世界第二大、中國第一大的國家印刷技術展。在演藝娛樂方面,近幾年東莞每年至少推出一部音樂劇精品,其中《蝶》榮獲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文華獎特別獎,《鋼的琴》票房已達1255萬元,獲得第十屆中國藝術文化獎優秀劇目獎等五項大獎。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