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霧霾啟示中國轉變生産方式和能源結構

2014-01-13 15:2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點擊圖片分享到上海灘微博

  這是唐山市興業工貿有限公司450立方米高爐爆破現場(2013年11月24日攝)。記者從河北省政府獲悉,該省2013年為治理霧霾、改善空氣品質,先後關停取締了重污染企業8347家,淘汰改造燃煤鍋爐3.5萬台,淘汰黃標車57.8萬輛。全年壓減粗鋼産能788萬噸、煉鐵586萬噸、水泥1716萬噸、平板玻璃1488萬標準重量箱。預計全省單位GDP能耗下降3%以上。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PM2.5、PM10——中國百姓深惡痛絕的“老朋友”陪伴人們送走了2013,迎來新的一年。如何破解大氣污染,已成為中國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雖然當前的污染問題讓一些人開始重新思考傳統文化的力量,但是專家認為,現階段還沒有有效的方法釋放傳統文化的作用。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能源與氣候項目駐會研究員王韜説,目前中國最迫切需要的,還是要用嚴格的法律來規範經濟活動和人們的行為,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習慣。

  要規範,首先需要對霧霾追根溯源。

  中國氣象局和中國社科院此前聯合發佈的《氣候變化綠皮書》顯示,中國霧霾天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費帶來的大氣污染物逐年增加,主要源於熱電排放、工業尤其是重化工生産、汽車尾氣、冬季供暖、居民生活、以及地面灰塵等。

  王韜介紹,中國政府一直希望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2000年左右也考慮過將煤炭比例降低到60%的可能。但由於資源稟賦的原因,煤炭成為中國發展重工業最廉價的首選。

  據中國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副主任鄒驥介紹,十年前,中國的電力裝機容量不到五億千瓦,而現在是十幾億千瓦,六七年時間裏的增長,相當於1949年以來50多年累積的裝機容量。一個以火電為主的國家,數億千瓦的裝機容量要靠煤來支撐,大小煤窯開動,全民挖煤,約一半的鐵路運輸負荷和週轉量都在運煤。

  縱觀全球的工業化進程,中國目前面臨的霧霾問題並不是孤例。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洛杉磯、50年代的英國倫敦、60年代的德國魯爾地區都曾經出現過嚴重的空氣污染。

  但王韜認為,中國目前的情況要更複雜,除燃燒煤炭産生的污染外,密集的機動車排放也給空氣注入了更多的污染物,因此中國的霧霾是混合了當時倫敦和洛杉磯的兩種污染,治理方法不僅要對症下藥,更要多管齊下。

  “中國要從一個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躍遷到中等發達國家行列,最關鍵就是2050年前的這幾個十年,現在沒有把握説一定能達成那個目標。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沿襲現在的發展方式,把握是非常小的。”鄒驥説。

  國務院2013年9月發佈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推進能源清潔利用,加快淘汰落後産能等手段,力爭到2017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

  鋻於上世紀的倫敦和魯爾地區通過尋找更好更清潔的能源、調整更有創新力和附加值的産業結構走出了污染困境,專家們認為,這些措施也是中國政府目前迫切需要做的。

  除此之外,今日中國也面臨著不同的外部環境,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機遇在於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提供了調整和轉型的機會,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過程中,也有很多過去不可想像的制度措施得到應用。

  王韜説:“中國的經濟還在增長,同時經濟的增長點也在變化過程中,我們還沒有真正找到成功實現經濟轉型的出路。一方面要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的産業和經濟增長的動力,另一方面還要減少對落後産業原來的幫助、限制其發 展,保護環境。如何去協調這個平衡是我們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專家們指出,應對環境挑戰需要正視的一個現實是,在現有的世界經濟體系下,一個正在發展的國家的排放量是很難快速下降的。為此,中國減排應在能效提高和可再生能源上持續發力。

  “新年新氣象”。2014年初,隨著地方“兩會”逐一召開,各地紛紛表示要放下GDP的包袱,走綠色崛起之路。其中霧霾最為嚴重的河北甚至拿自己的“吃飯産業”——鋼鐵開刀,確保未來不增一噸一箱産能。人們希望,從這一年開始,可以漸漸和“老朋友”説再見了。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