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前輕鬆了不少,不用像往年挨家挨戶去送臺曆了。”杭州一家國有銀行的客戶經理談起中央禁令,覺得很“讚”。
他説,其實客戶也不一定喜歡臺曆,只是以往大家都在送,自家企業要是不送,就顯得不好看,“現在大家都不送,反而更好,減少了浪費。”
今年10月31日,中央紀委發出《關於嚴禁公款購買印製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
記者走訪發現,當下公款訂購臺掛曆送禮的現象基本消失,隨之國內臺掛曆市場也萎縮了大半。不少相關企業感嘆,靠公款消費賺錢的時代已過去,需要謀求轉型。
“一倉庫臺曆成廢紙”
義烏是浙中地區規模最大的臺掛曆、年畫商品的集散地,往年這個時候正是銷售旺季,而今年,相關商家一臉愁容。
“以前是接訂單接得手軟,現在是收退單收得想哭。”義烏一家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企業主説,今年至少損失上百萬,“一倉庫的臺曆都成了廢紙”。
“銀行的、政府機構的,都退了。往年我能賣出去差不多500萬個臺掛曆,今年只賣出了200萬個。”這個企業主説。
按照臺掛曆行業的常規安排,春天的時候廠家已經開始設計、打版,七八月份接收訂單,而到了十月份,基本已經印刷完畢,就等著給客戶發貨。十月底的中央禁令,引發了這個産業的退單潮。
義烏市文化禮品行業協會會長金景喜介紹,義烏生産臺掛曆等相關企業有一兩百家,初步估計此次總損失金額至少上億元。
金景喜告訴記者,近年來,賀卡、臺掛曆市場一直在萎縮,社會銷量較少,一般都是政府機構,電信、移動、郵政等國有企業,以及國有銀行、國有性質的保險公司的廣告、宣傳、維護客戶用途的訂單。
“過分依賴公款消費,所以摔得很慘。”一位業內人士説。
一些企業謀求轉型
浙江省蒼南縣被稱為“中國臺掛曆之鄉”,中國75%以上的臺掛曆産於此,有相關企業兩百多家。
記者從蒼南縣臺掛曆行業協會了解到,當地原本有三四成的臺掛曆是銷往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金融機構的,現在這部分訂單基本都退了。四五十家大中型臺掛曆企業中,有部分企業庫存積壓超千萬元,小型企業也普遍積壓幾十萬元的貨。
記者了解到,一些企業已經打算轉行生産其他産品,比如印刷包裝盒、包裝紙、手提袋,並努力擴大出口。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慘澹,蒼南縣開峰紙塑製品有限公司就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該公司的業務經理林宏暖説,他從去年中央發出八項規定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企業不能再過分地依賴公款消費,所以今年自己挖掘的訂單中絕大多數是民企。
“畢竟臺掛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老百姓的需求還是有的,所以這個行業並不會消失,只是企業的確需要轉型。”林宏暖説。
記者調查也發現,民間臺掛曆市場空間依舊很大,如在網上,個性臺掛曆賣得很紅火,淘寶網在過去一個月賣出了上百萬份臺掛曆,銷量最好的一個店舖賣出了近五萬份。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説,“相關企業應該意識到並及時轉變生産服務對象,走向家庭、普通老百姓等大眾消費,真正地轉向公眾市場甚至國際市場,在競爭中謀求長遠發展。”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