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我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已達3650億

2013-09-23 13:4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市場規模達到3650億元,比上年增長38.6%。從智能安防到智能電網,從二維碼普及到“智慧城市”落地,作為被寄予厚望的新興產業,物聯網正四處開花,悄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專家指出,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相關配套的完善,在未來幾年,技術與標準國產化、運營與管理體係化、產業草根化將成為我國物聯網發展的三大趨勢。

  技術與標準國產化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鄭侃認為,盡管近年來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迅猛,但核心技術和標準都未能實現自主,芯片和高端傳感器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國產化將成為我國物聯網產業未來幾年最重要的發展趨勢。

  第一,國家大型項目仍是技術國產化重要推動力。南開大學信息技術科學學院副教授史廣順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育,我國的物聯網企業已經獲得初步發展。在“智慧城市”等大型項目的拉動下,企業將成為促進物聯網技術國產化的重要力量。據了解,眾多國內廠商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和產品,其中不乏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興、神州數碼等本土企業的身影。眾多本土實力企業的加入和主導,不僅有利于相關產業的整合,更將極大地促進物聯網技術的國產化。

  第二,政策推動將對物聯網技術國產化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盡快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形成完善的物聯網技術體係。到2015年,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在感知技術、數據傳輸技術以及數據處理技術等方面取得突破。史廣順認為,相關政策將起到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第三,標準建設將會有所突破。2012年3月初,由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發起立項的“物聯網概述”標準草案已被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審議通過,對我國的物聯網標準建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易觀國際電信分析師黃萌認為,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未來幾年我國自主標準體係將逐步建立。《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把標準體係建設作為工作重點,明確提出全面梳理國內外相關標準,做好整體布局和頂層設計,推進關鍵技術標準和重點行業應用標準的研制,加快標準體係建設。

  黃萌認為,我國標準體係的建設將由淺入深,由行業標準發展到底層標準,逐步形成自主標準體係。2013年,我國第一批行業接口標準將會出臺。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