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負責人近日表示,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涉嫌通過行業會議,組織具競爭關係的企業達成飾品價格壟斷協議,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堪稱是典型的“橫向壟斷”案件。
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被罰,引發的反思不僅僅在於層層加價、雁過拔毛的金價“潛規則”。事實上,隨著監管部門加強反價格壟斷力度,行業協會已成為壟斷“窩案”的主角。這是當下我國反壟斷事業面臨的新態勢、新矛盾。
比如,今年8月是《反壟斷法》施行滿5週年,國家工商總局因此公佈的12起壟斷個案中,就有9家均涉及行業協會。建材、工程、保險、旅遊等行業協會一應俱全。僅在湖南一省,就有永州、郴州、常德、張家界四市的保險協會爭相榮登“壟斷榜”。
行業協會何以墜落至此?
一方面,半官半商的“協會壟斷者”成為串通定價的急先鋒,顯然是行業協會身份錯位的又一寫照。以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為例,任其負責人17年之久的就是一家金店母公司的原負責人。記者調查發現,其會長單位、副會長單位的年會費只需6萬元乃至2萬元。
按照這家黃金飾品行業協會的官網資料,在2005年,其還發起成立並控股一家“黃金珠寶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早在1998年,國務院就發佈《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明確,社會團體不得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違反者如構成犯罪,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然而,規定有章可循卻難以落實的原因在於,行業協會挂靠的主管單位往往與物價、工商部門平起平坐。身為半官半商的“二政府”,行業協會有恃無恐地扮演了壟斷推手。
另一方面,面對大企業的壟斷伎倆規範不力,卻熱衷牽頭定價與民爭利,行業協會作為非盈利機構的獨立性處於尷尬境地。難怪國家工商總局競爭執法局局長任愛榮表示,當前行業協會涉及壟斷協議問題已較突出。希望協會加強自身建設,去制止壟斷行為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有法律人士表示,環境受限,也是協會淪為主導企業的“提線木偶”的原因。全國工商聯等多次呼籲立法的《行業協會商會法》遲遲未出臺,讓行業協會的資金來源、行為邊界成為模糊地帶“利”字當頭,令協會難以代表弱勢的中小企業,去對抗大企業的壟斷訴求。
不僅如此,借行業協會這一非贏利機構從事壟斷行為,很難按《壟斷法》參考最高銷售額確定罰款額度,開出類似茅臺、五糧液的天價罰單,這也是龍頭企業借道協會保價的動機所在。
有法難依,有罪難罰,才讓消費者對2010年新華書店協會制定的“新書銷售不得低於8.5折”記憶猶新,又在黃金協會高懸的“指導價”下敗走麥城。年初以來,國際金價跌幅一度達30%,金市“抄底”者尚未戰勝華爾街炒家,就倒在了自家金店的價格壟斷前。正因如此“協會壟斷者”集體被查方大快人心,行業協會如何領罰更應引發借鑒。
反壟斷是國際性難題,規範龍頭企業“搭車”行業協會保價並非一朝之功。行業協會的登記、主管部門仍需制定長效機制,配合反壟斷機構摘掉協會的“二政府”帽子,促其走上民間化、獨立化之路,真正成為有益於市場規範的第三方。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