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孰強孰弱,日前已見分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天上午發佈的《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1-2012)》披露,2011年,廣東、江蘇、上海三省市位列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北京市排名第4位。而北京市的財政金融競爭力最強,2011年依舊排在首位。
從綜合排位的變化比較看,2011年北京市經濟綜合競爭力綜合排位在全國處於第4位,在全國處於優勢地位,與2010年相比,排位沒有變化。
從指標所處區位看,北京的宏觀經濟競爭力、産業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發展競爭力、財政金融競爭力、知識經濟競爭力、發展環境競爭力、政府作用競爭力、發展水準競爭力、統籌協調競爭力這9個指標處於全國中上游。其中財政金融競爭力、知識經濟競爭力和統籌協調競爭力3個指標為北京市經濟綜合競爭力中的強勢指標。
同時發佈的《世界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2001-2012)》顯示,評價期內,中國的創新競爭力從第34位上升到第14位,進入世界前20強,是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國家。
在談到全國的經濟發展方式時,中科院副院長李慎明話鋒一轉,將目光轉移到今天再次出現的嚴重霧霾天氣上。“咱們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美麗中國’又緊密聯繫在一起。今天就是嚴重的霧霾天氣。如果説過去我們還沒有那麼強烈地需要改變經濟發展,現在就覺得太厲害了。”李慎明説,各省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政策精神采取了一系列經濟振興舉措,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的投資有40多萬億,而恰恰就是這40多萬億的投資對加重霧霾天氣起到關鍵性的支撐作用。“我們也不想讓子孫後代生活在這樣嚴重的污染當中。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應該想辦法考慮全局的宏觀戰略,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李慎明感慨地説。(記者 代麗麗)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