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場的擔憂也已經開始從“保八”轉向了“通脹”。對於通脹,多數專家認為,還遠未到來,但是,對於通貨膨脹的防備現在就應該開始。
CPI或仍為負值
多數研究機構和專家對10月份CPI的預期為-0.4%,10月份PPI數據為-5.1%,四季度GDP增速的預期為9.9%。
雖然此前很多專家都預測,今年10月份CPI就能轉正為負,但是,種種因素使得這種轉正不得不向後推遲。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就表示,近兩個月農産品價格跌幅較大,對CPI拉低作用明顯。因此,對於CPI轉正的預期應由11月份向後推遲一到兩個月。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魏貴祥日前在國家統計局網站上線上訪談時表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價格指數將維持同比降幅收窄,環比繼續上漲但漲幅逐漸縮小的發展態勢。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認為,11月CPI同比將轉為正增長。交通銀行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稱,雖然近期物價的回升幅度低於預期,但物價回升的趨勢已經確立,2010年我國物價將重回上升軌道,初步預計2010年全年CPI同比漲幅在4%左右。
通脹壓力不會很大
自從國務院在10月份研究經濟的常務會議提出要管理下一步的通脹預期,“通脹”就又開始成為人們擔憂的焦點。
不過,從近一段時間研究機構的分析以及一些官員的談話中,記者可以感覺到,我們對通脹的擔憂似乎來得有些過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研究員劉剛也表示,雖然目前我國存在一定通脹預期,但尚不可能轉化為現實通貨膨脹。他預計明年通脹壓力不會很大。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也認為,“目前我國通脹預期很強,但抑制通脹的因素也很多。”如秋糧的豐收、産能的過剩等。同時,中央也在重視通脹問題,並將會有一系列的政策防患于未然。
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王慶更是認為,對2010年中國出現通貨膨脹的擔心大可不必,他預測2010年平均CPI增幅僅為2.5%左右。
王慶認為,一方面今年以來廣義M2的強勁增長由於未計算家庭資産在現金和股票方面的配置變化而大大高估了貨幣擴張的真實速度。另一方面,較為疲軟的出口增長可作為中國産出缺口的一個替代指標,並將繼續構成對通脹壓力的強大抑制因素。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也認為,中國經濟目前在傳統通脹上所受到的威脅並不大。在他看來,更大的問題來自資産價格的上漲。
他認為,未來價格的上漲可能不在由CPI、PPI覆蓋的傳統領域,而是在於資産價格的上漲。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