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認識發展大勢、深刻把握髮展規律、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戰略部署,對於解決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2016年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落實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供求關係明顯改善,轉型升級持續推進,經濟運作品質效益不斷提高,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成效突出
“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破解重大結構性失衡、實現經濟良性運作的關鍵舉措。去年以來,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去産能進展順利。化解和淘汰過剩産能是優化供給結構、矯正資源錯配和促進産業升級的當務之急。各地區各部門堅持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化解過剩産能,嚴控新增産能,加快出清低端、落後産能。以鋼鐵、煤炭等行業為重點,中央設立1000億元專項資金,對地方和企業化解過剩産能進行獎補。2016年,鋼鐵、煤炭産能分別退出6500萬噸以上和2.9億噸以上,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産能有序退出的同時,72.6萬企業分流職工得到妥善安置。今年以來,鋼鐵、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又取得新進展,全國共退出鋼鐵産能3170萬噸、煤炭産能6897萬噸。
去庫存效果明顯。降低房地産高庫存是清除供給冗余、抑制房地産泡沫,促進房地産發展回歸理性的重要一環。各地區各部門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提高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房地産銷售明顯加快,庫存持續減少。2016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22.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2.4%。2016年1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3.2%,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1.0%。今年以來,房地産庫存繼續減少。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7.2%,其中住宅待售面積下降16.2%。
去杠桿穩步推進。降低負債水準是改善企業生産經營,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確保供給安全的關鍵舉措。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市場化兼併重組,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産,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股權融資,實施市場化債轉股試點,強化企業負債自我約束,企業杠桿率持續降低。2016年,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規模比上年增加4826億元;國有大型銀行與企業簽訂債轉股框架協議金額超過2500億元。2016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5.8%,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企業資産負債率進一步下降。3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6.2%,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
降成本成效初顯。降低企業成本是緩解企業生産經營困難,振興實體經濟,提升供給能力的必要手段。各地區各部門多措並舉,綜合施策,積極降低企業成本。在稅費負擔方面,2016年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降低企業稅負5700多億元;開展涉企收費政策落實情況大督查,降低收費標準,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460億元。在資金、能源、交通等方面,2016年,普遍降低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減少融資中間環節費用,下調全國燃煤發電上網電價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取消政府還貸二級路收費、提高物流效率等措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350億元左右。在制度性交易成本方面,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中央政府層面核準企業投資項目削減比例累計接近90%,外商投資企業設立及變更審批減少95%以上;工商登記前置審批累計精簡85%以上,在“三證合一”基礎上全面實施“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政策“組合拳”取得了明顯的效果。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比上年下降0.16元;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下降到85.25元。
補短板亮點突出。加強薄弱環節和短板領域建設是擴大有效供給、增加有效投資和提高發展協調性的重要途徑。各地區各部門從嚴重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圍繞中小水利治理加固、重大軟硬基礎設施和脫貧攻堅等領域,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進度。2016年,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累計開工447個項目,總長度2005公里;城鎮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基本建成658萬套,新建高速鐵路投産里程1903公里,新增高速公路6745公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持續推進。2016年,財政投入超過1000億元,全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240萬人,超額完成1000萬人的目標任務。今年以來,重點領域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4月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水利管理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50.4%、28.4%、16.1%,明顯快於全部投資增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效應不斷擴大,經濟運作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一方面,減少了低端供給和無效供給,改善了市場供求關係,促使微觀主體經營明顯好轉,發展預期穩中向好;另一方面,擴大了中高端供給和有效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産業新産品不斷涌現,有力支撐市場需求升級和宏觀經濟企穩。尤其是,隨著市場化制度不斷完善,創新引領作用明顯增強,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新動能茁壯成長壯大,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市場環境逐步改善,經濟運作穩中向好。近年來,部分傳統行業産能過剩,加劇了市場供求失衡,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隨著“三去一降一補”紮實推進,市場供求關係出現明顯改善,企業經營狀況好轉、效益回升,有力支撐了經濟穩定運作。2016年9月份,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首次由降轉升,結束了連續54個月的同比下降,之後價格漲幅穩步擴大,今年4月份同比上漲6.4%。在價格回升、成本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企業利潤大幅改善。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8.5%,扭轉了上年利潤下降的局面,今年一季度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0.9個百分點。市場環境和微觀主體的改善促進經濟穩中向好。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6.9%,連續兩個季度加快。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全年回升0.7個百分點,城鎮新增就業比上年同期多增加22萬人,居民消費價格穩定在0.8%∽2.5%的溫和上漲區間。
産業結構不斷優化,供給品質有效提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在減少無效供給的同時擴大了中高端供給,帶動産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了産業發展向中高端邁進。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今年一季度,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增速比第二産業快1.3個百分點,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為56.5%,比第二産業高17.8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生産性服務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的增速均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速。工業升級步伐加快。1-4月份,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3.1%和11.5%,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6.4和4.8個百分點。農業生産結構優化。2017年,全國玉米意向種植面積同比減少4.0%,稻穀、小麥意向種植面積保持基本穩定,大豆、花生、馬鈴薯、蔬菜意向種植面積都有不同程度增長。
需求升級步伐加快,經濟發展動力增強。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用下,適合市場需求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有效供給不斷增加,契合了消費結構升級要求,帶動了投資結構優化,擴大了市場需求。消費貢獻率穩步提升。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比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高58.6個百分點。升級類商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長。1—4月份,中西藥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1.2%、15.1%和12%,均快於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增速。投資結構不斷優化。1—4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和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2.6%和12.1%,快於全部投資13.7和3.2個百分點。製造業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7.9%,比全部製造業投資增速高3個百分點。市場需求繼續擴大。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2%,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增長8.9%,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創新活力持續激發,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增強,市場化制度不斷完善,全面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促進新動能孕育成長。創業創新勢頭良好。1—4月份,全國新登記企業181萬戶,同比增長15.2%;專利申請量95萬件,同比增長6.5%。新業態新模式茁壯成長。1—4月份,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19180億元,同比增長32%;完成快遞業務量105.7億件,增長29.8%。新産業新産品快速增長。1—4月份,醫藥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機器人、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太陽能電池、智慧手機等保持快速增長。
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綜合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發展品質效益不斷提高、經濟運作穩中向好,是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創新和結構調整,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取得的重要成果。但也要看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關係全局、關係長遠的攻堅戰,增強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擴大優質供給和有效供給,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産率依然任重而道遠。下階段,要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突出重點著力攻堅,繼續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堅持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依法依規推動鋼鐵、煤炭等過剩産能退出,堅決取締“地條鋼”,適當壓減煤炭進口。積極穩妥去杠桿,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産,推進資産證券化,逐步將企業負債降到合理水準。積極推動新型城鎮化,完善三四線城市基礎設施,加強互聯互通,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落實減稅降費措施,全面清理涉企收費,降低物流、用能等成本。要著眼補短板、惠民生、增後勁,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尤其是中西部公共設施建設,大力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著力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鞏固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大力降低生産成本,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提升農業發展的品質和效益。進一步優化農業區域佈局,科學合理劃定糧食生産功能區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保護區,促進資源要素向優勢地區集中。進一步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以穩糧優經擴飼為重點,發展精細農業,擴大綠色優質農産品生産,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
大力振興實體經濟,不斷提高供給品質。疏通傳導機制,引導資金“脫虛向實”,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水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大力發展民營銀行及普惠金融和多業態中小微金融組織,通過增加供給、提升競爭水準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進一步完善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加快電力、醫療、交通運輸等重點領域改革,引導資源合理有效配置。推動企業樹立品質第一的品牌意識,開展品質提升行動,加強全面品質管理,發揚“工匠精神”,加強品牌建設,培育更多百年老店,擴大高品質産品和服務供給。
加快建立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加快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市場化房地産制度和有利於房地産市場穩定的長效機制。要堅持分類指導,因城施策,進一步落實地方主體責任,在支援合理自住購房需求的同時,堅決抑制不合理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要前瞻性地研究住房需求空間佈局變化趨勢,調整、優化、引導房地産供給,推動房地産市場實現動態均衡。進一步規範住房租賃市場,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大力完善市場監管,維護好房地産市場秩序。
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體制機制保障。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按照財權與事權相統一的原則,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完善資源稅、消費稅、環境保護稅,推動地方稅收體系合理構建。積極推動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援民營銀行發展。紮實推進國企國資改革,進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成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不斷增強社會保障托底功能。
(原題為《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