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限購屬“應急措施”房地産市場期待長效機制框架
■本報記者 左永剛
自3月17日北京實施新一輪限購調控以來,至今已滿一個月,目前已有16個省市先後出臺限購限售調控政策。在限購限售等短期應急降溫的調控政策下,市場期待房地産發展長效機制框架出爐。
一位業內資深研究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限購限售僅是短週期的政策措施,房地産市場穩定健康發展仍需要建立系統性的長效機制。而建立房地産市場的長效機制,需要在土地、金融、財稅等環節協同推進,同時需要結合基於國內居住人文特色、經濟發展時機,長效機制還應該具有統一底線,還要兼具區域化、差異化以及因地制宜等特點。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員楊科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提出,建立房地産發展長效機制應該著眼于遠期,其中尤其需要降低經濟對房地産業的依賴。
去年12月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明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産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去年12月14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既抑制房地産泡沫,又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認為,應加快住房、土地供應、住房金融、房地産稅收等一系列制度建設,以長效機制引導房地産市場穩定預期。
今年2月份,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表示,建立房地産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意義重大。
陳政高指出,建立房地産長效機制,首先有利於解決房地産現存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解決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第二,有利於抑制房地産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實現房地産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第三,有利於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目標的實現。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期間將推進房地産稅立法;同時將健全住房供應體系,即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優化住房供需結構,穩步提高居民住房水準,更好保障住有所居。其中包括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住房保障水準等政策措施。
談及房地産發展長效機制,不得不提及房地産稅,“加快房地産稅立法,並適時推進改革”,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的改革任務。然而,市場過分誇大房地産稅對房地産市場乃至經濟增長的致衰作用預期。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此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房地産稅立法與改革具有特殊路徑和模式,與其他稅種立法與改革不一樣,未來房地産稅將由全國人大完成立法,即框架法律,而具體徵收覆蓋面、稅率、時點等均由地方政府出臺細則。房地産稅是一個典型的地方稅,是地方政府的主體稅。因此,“房地産稅開徵的影響是局部的,不用擔心對全國樓市産生影響”。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