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國土資源部調控和監測司巡視員董祚繼,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泓銘做客中國經濟網。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昊明/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12日訊(記者李方)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用了將近300字來説明今年房地産的目標和主要的責任,對房地産問題的表述具體又嚴厲。日前,全國人大代表、國土資源部調控和監測司巡視員董祚繼,全國政協委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泓銘做客中國經濟網“中經線上訪談特別節目”,深入探討“房住不炒”的問題。
董祚繼首先表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是對房地産屬性的重新定位,進一步説也是對房地産業的重新定位——近年來,我們對房地産屬性定位偏離了它本來的方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地産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用來投資的,這無可非議,但是不能過度了,如果過度了以後,就偏離了本來的屬性。
“房地産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産業,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我們很長時間以來,把房地産當作支柱産業這是值得商榷的。房地産産業鏈很長,據説涉及到60多個上下游産業,對GDP貢獻比較大,但這個問題應怎麼看?”董祚繼認為,房地産業固然對GDP的貢獻比較大,但是消耗的資源也很大,透支了未來。“從它的産品來看,它作為GDP的品質也是不高的,對綜合國力的貢獻也沒那麼大。還可以進一步分析房地産業如果過度發展,對經濟、社會乃至政治方面的一些不良的影響。”
董祚繼進一步表示,房地産過度發展會影響經濟發展,影響到居民的儲蓄和消費,影響到對實體經濟的投入,抬高了農民工進城的門檻,影響了新型城鎮化,甚至也影響到城鎮人口的生育,因為成本太高了,也帶來經濟、金融風險,加劇社會矛盾,擴大了收入的差距,加大了財富分配的不公,也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精神。“因為房地産的增值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土地的增值,土地的增值很多是由於社會的投入,基礎設施的改善和人口的集居帶來的增值,如果這個增值轉化為房價,最後由少數人具有,特別是好房子,這是有違社會正義精神的。”
董祚繼指出,總體來看,不宜把房地産業的作用過分誇大。從國外來看,實際上對發展房地産業也都是謹慎的,甚至是抑制的。
張泓銘表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把房地産的功能説透了,第一功能是使用,為了民生;第二才是其他的經濟功能。中央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個人説的,規勸民眾、消費者對於買房的問題不要蜂擁而上;也是對政府説的,政府不能用炒房子、炒地皮來增加GDP。
張泓銘指出,中國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第二個方面,地方政府把發展寄託在房地産發展的前提上,把一個城市的房地産炒熱,把城市的房地産價格炒高。“假如地方政府和民眾統一走中央思想上的路線,我認為調控後可以比較好地實施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