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海旅遊度假區,海景房的閒置已成標簽。
龔海濤曾是一名煙臺龍口海景房的銷售人員,在那個海景房剛剛興起而且稀缺的年代,他也撈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海景房90%以上都賣給了外地人,有浙江紹興的,有新疆、內蒙古的,有東北、河北的。”龔海濤笑著説,當時的收入基本都是按照日計算,一天最多時能賣出一二十套房子,有的銷售員一天就能掙幾十萬元。
經過兩年的瘋狂,煙臺海景房歸於平靜,並漸至冷清,在煙臺房地産圈,儘管統計機構沒有專門統計過海景房的閒置率和庫存,但量大難賣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煙臺的海景房主要分佈在龍口、海陽、萊州、招遠。”煙臺金石房地産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哲認為,在煙臺市區,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海景房,因為大都被煙臺本地人購買,不符合養老和投資度假的定位。
此外,在威海位於4A級旅遊度假區的銀灘,大量海景房也存在“半年閒”現象。數據顯示,目前銀灘總共開發了1800萬平米的海景房、200多個小區,按照每人平均居住面積30平米計算,可容納60萬人居住,而目前居住人數遠遠達不到,到了冬天人口較少。銀灘出售的不少樓房因業戶只是用來投資或短期度假,整棟或大部分空置。
産能過剩的海景房,如何消化?開發商也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據了解,除了傳統的開拓渠道之外,一些開發商開始推出眾籌的銷售方式,也有開發商通過金融方式促銷,比如利用産權回報方式,幫助業主託管,並承諾每年都會給業主固定回報。還有人整合旅遊目的地的閒置海景房,租給遊客居住,也成為一個營收渠道。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