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毛大慶、蔡雪梅為代表的房企高管紛紛辭職創業的步伐,房產中介也掀起了一股創業潮。北京晨報記者前日獲悉,作為新房和二手房業務的中介代表——思源率先開始自挖牆腳,已有50多名思源經紀人開始在思源旗下房通網自行創業,與公司七三分傭當起小老板。
公司與創業經紀人三七分傭
據房通科技副總裁楊皓介紹說,房通網開創經紀人超值創業平臺,鼓勵經紀人自己創業,創業經紀人與公司從雇傭關係變成合作夥伴,房通網免費為這些經紀人提供係統支持、資源支持、服務支持、簽約支持、培訓支持等基礎服務。在經紀人有了收入之後,對于除了基礎服務之外的增值服務,將會由經紀人自己來買單。
楊皓解釋說,在經紀人創業後,通過思源每成交一單二手房交易,仍然按照1.5%收取中介費。公司與經紀人之間存在分傭,公司會把70%傭金打到創業經紀人的公司賬戶上。
思源經紀人小單從今年4月開始轉型當老板的一員。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公司收取3成傭金,讓我不用操心房源上線、財務制度、安全保障等一係列問題,我可以有自己的員工,一起開展二手房交易。”“中介經紀人成立公司創業後,收入比以前會有所提高;同時中介公司不養人,成本反而會減少。”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創業經紀人不等于獨立經紀人
思源的創業經紀人很自然讓人聯想到國外的獨立經紀人。但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孔丹分析認為,這兩者還有本質差別,“國外獨立經紀人具有較高的準入資格,與中介公司是合作的關係;且不完全依賴于中介公司,而是打造自己的品牌。獨立經紀人可以成立公司獨立完成房屋買賣交易,也可以通過與中介公司合作完成房屋買賣交易。獨立經紀人對于每一單交易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但如今經紀人創業還是剝離不了經紀公司,都需要與大品牌中介公司合作,完成二手房買賣交易。“因為在國內消費者還是看重公司品牌效應,經紀人創立的小公司,往往難以取得消費者信賴。”
經紀人規范亟待加強
對于創業經紀人的管理,楊皓表示,“我們的管理程度不會放松,嚴格程度還會比以前更高。我們的嚴格管理能夠幫助創業經紀人提高效率,掙到更多的錢。”在對買賣雙方的服務方面,一位思源內部人士透露,“創業經紀人會延續公司一貫的低價高品質服務要求的。經紀人自己成為老板後,為了留住客戶,也會自行提升對客戶的服務標準。”
北京房地產業協會秘書長陳志則認為,“目前中介行業進入亂戰時代。中介公司、互聯網平臺之間的低價、挖人正在愈演愈烈。我們看不到這種競爭能夠給買賣雙方提供怎樣更好的服務。從整個二手房經紀行業來看,還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問題。中介公司、互聯網平臺應該從自身出發加強對于經紀人的規范,考慮如何為買賣雙方交易提供更加便捷、準確、安全、優質的服務。而有關政府部門也要加強對于經紀人進入、退出、驅除的管理,規范經紀人的服務行為,保障買賣雙方的利益。”
[責任編輯: 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