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中國購房者赴新加坡置業持續升溫

2014-11-06 16:22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遠東機構開發的首個擁有不同住宅類型的房産項目木蘭苑。

  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統計情況,2014年上半年,新加坡置業的外國人中,來自中國置業者比例佔到35%,超過馬來西亞,成為新加坡最大的外籍買家。隨著中國海外置業的不斷成熟,為了吸引中國購房者來新加坡投資置業,包括遠東機構在內的新加坡房企加大服務環節投入。

  京華時報記者邢飛

  中國置業者成海外最大買家

  據世界知名房産機構萊坊最新發佈的《2014年財富報告》顯示,隨著新加坡作為金融中心地位的加強,未來10年新加坡將超越東京,成為亞洲超高凈值富翁最多的城市。萊坊新加坡公司的諮詢與研究部主管表示,新加坡的商業環境、稅收制度、政治穩定性及其作為主要地區金融中心地位的加強已吸引了更多的富人來這座城市。

  在中國購房者海外置業的國家中,新加坡一直是熱點區域。根據新加坡市區重建局的統計情況,2014年上半年,新加坡置業的外國人中,來自中國置業者比例佔到35%,超過馬來西亞,成為新加坡最大的外籍買家。

  從2009年以來,新加坡房地産市場一直呈現上升勢頭,這是中國買家最看好新加坡房産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此同時,新加坡的房貸條件卻空前寬鬆,即便是外國人置業也可以貸到高達70%的貸款,而房貸利率低於2%。

  此外,成熟的房地産市場也成為中國購房者投資新加坡房地産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數據顯示,新加坡擁有53萬永久居民及149萬外籍流動人口,人口增長速度超過住宅存量增長,租金回報率3%至5%,與國內相比,新加坡物業普遍贈送車位、衣櫥、空調、廚衛設施,與歐美等國家相比,新加坡沒有遺産稅。

  新加坡開發商聚焦中國市場

  新加坡的開發商們也瞄準了龐大的中國市場,新加坡最大的開發商遠東機構、凱德等企業都在積極拓展中國業務。

  作為新加坡最大的住宅房地産發展商,自1960年成立以來,遠東機構先後涉足了750個開發項目,在新加坡開發興建了45500個私人住宅(佔新加坡私人住宅總數的1/6)。

  目前遠東機構新加坡在售項目多達40余個,比如,位於丹戎巴葛地鐵站附近Altez由62層、280個單元組成,Bijou(珠寶)項目距離新加坡南部海濱地區僅幾分鐘的路程,是遠東機構SOHO品牌最新推出的住宅項目。位於烏節路黃金地段的BoulevardVue是頂級豪宅,位於東海岸,Silversea豪宅的外觀具有波浪造型,位於20層的10套頂層閣樓現已呈現,單位面積從3552至4962平方英尺。融合了多種生活方式的一體化社區木蘭苑是新加坡首個擁有不同住宅類型的房産項目。從公寓到連棟排屋,從一房式到四房式。

  “新加坡有很多著名的教育機構,再加上中國人對這一國家價值觀和文化傳統的熟悉與認同。”遠東機構地産銷售業務的首席運營官蘇麗茜稱,注重購房者個人訴求,意在滿足住戶對生活空間的創作自由,通過調整空間以滿足他們對生活方式和品位的追求。

  一站式服務成未來比拼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吸引中國購房者來新加坡投資置業,包括遠東機構在內的新加坡房企加大服務環節投入。

  “遠東機構作為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品牌房企,擁有眾多可供出售和租賃的房地産産品,其涵蓋範圍從專為外籍人士而設的住宅項目、酒店和服務式住宅到零售物業、寫字樓、醫療和工業樓房等面面俱到。”遠東機構相關人士表示,遠東機構專業資深的中國客服團隊可為中國客戶提供接機送機,代為安排酒店住宿;安排個性化房産考察活動;提供專業投資置業建議;協助辦理銀行貸款等購房相關手續;提供留學及移民相關資訊。此外,遠東機構在北京、上海等中國城市設有辦事處,也為中國購房者提供便捷售後服務。

  此外,綠地集團海外銷售中心除了展示綠地海外産品之外,同時是海外房産服務中心,提供移民、留學、投資及房産售後管理等多項服務的一站式平臺。

  業內人士表示,海外置業涉及的服務非常多,包括前期項目參觀推薦、合同的簽訂,交房驗房;代管出租,房屋管理,租金收取,租客對接;代理出售等環節都需要成熟的售後服務體系,因此,對於海外項目而言,除了價格品質之外,一站式的服務也將是未來比拼的焦點。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