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全國大中城市8月新建商品住宅 (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環比下降的有68個,持平1個,僅有廈門一市上漲。
中國國家資訊中心資訊資源開發部日前發佈的8月房地産資訊數據也顯示,全國房地産市場整體繼續保持回落態勢,除竣工面積增速有所加快和土地購置面積降幅有所收窄外,其中指標增速均較上月回落。
在樓市持續 “悲觀”的境況下,一些地方政府開始新一輪救市行動。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不久前發佈了六條房地産新政,包括居民家庭貸款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按30%執行,貸款利率的下限可擴大為基準利率的0.7倍。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動作在當前房地産市場持續降溫的背景下,反映了本輪房地産 “救市”仍在繼續,但 “七折”能否實際執行,仍取決於商業銀行,基本很難實現。
在武漢工作的方磊説: “首套房貸七折的政府通知讓我們想要買房的人心中一喜,但是銀行給予的答覆是 ‘不打折’。”
6月,以內蒙古呼和浩特公開發文取消限購為標誌,中國各地樓市第一輪39個城市陸續放鬆限購,以期 “溫暖”數據不斷下滑的房地産市場。
但是,直到此輪地方 “救市”之前,樓市依然未能出現明顯復蘇,全國房地産市場的庫存數量愈發不容樂觀。
專家認為,樓市依然低迷的深層次原因在於房地産市場發展的內在動力和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
目前,中國的房屋新增供應量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市場存量和年度增量都處於較高水準,房屋市場整體由供不應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轉變。而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經濟增速進入 “新常態”,房地産投資增速和銷售出現相應回落。
雖然一些地方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想要穩定房地産市場信心並減緩下行壓力。但業內人士指出,借助各項改革措施才能促使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認為,要避免因為急切救市帶來房地産市場震蕩,房地産業仍然是支柱和主導産業,需要調整完認識再調整政策,從改革入手來保護一定的經濟增長率,房地産市場交易復蘇會更加輕鬆。
國家資訊中心資訊資源開發部日前發佈的報告顯示,未來10年城鎮化進程將為房地産平穩發展提供支撐,中長期市場發展可期,但增速會較此前有所回落,不同城市之間出現分化。
業內人士説,地方政府 “救市”仍具有救急式特徵,樓市的長效調控和發展機制要尋求萬無一失的解決方案,圍繞人口因素做文章成為關鍵。
普遍認為,隨著行政隔閡和城市之間的差異被消除,中國人口資源分佈將更趨合理,從而帶動樓市資源分佈均衡化,使得人口資源與房地産市場資源得到更有效匹配。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