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上半年北京新房成交量創4年新高

2013-07-02 09:0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北京市住建委網站數據統計顯示,北京上半年新建住宅簽約套數為62295套,是最近4年來上半年同期的最高值,比2012年同期的48380套上漲了28.8%。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為95244套,比2012年同期漲70.6%。

  新房剛需項目搶手

  2013年上半年,雖然經歷了更為嚴格的政策調控措施出臺,但北京新房62295套的成交量創近四年新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需矛盾的突出。

  “國五條”新政出臺後,北京市場上的剛需項目仍然搶手。位於通州的金地格林項目,6月11日開盤,推出1140套房源,當天簽約率在80%左右。而房山的金地朗悅項目6月份二次開盤,推出276套房源也取得熱銷。

  購房人龔女士告訴記者,她從3月開始在某樓盤排號,前些天銷售員讓她準備60萬元驗資。“600套房源,之前排號的有4000多組,驗資後還剩1300多組,搖上號的概率不到50%。”

  金地集團華北區域副總經理遇繡峰表示,目前北京剛需樓盤的銷售情況都較好,今年上半年成交量創新高,是自住購房需求量巨大。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也表示,政策嚴控影響企業推盤信心的同時,也通過控制預售證的方式實際影響開盤進度,導致短期內市場供不應求,使得全市新房交易均價再創新高。

  二手房3月“井噴”創網簽紀錄

  今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成交95244套,而2012年全年二手房成交量為122758套。這個成交量不僅比2012年上半年大增70.6%,而且相當於去年全年二手房成交量的77.6%。

  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分析師張旭介紹,今年2月“國五條”出臺,1月和2月二手房市場上業主的惜售、購房者的恐慌性購房交織在一起,不僅成交量持續走高,集中釋放,也推動了價格節節攀升。

  3月底北京“國五條”細則出臺。為趕搭政策末班車,躲避高額個稅,供需雙方交易熱情高漲,新增房源量以及成交都出現暴漲。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43780套,創北京市二手房全面網簽以來的最高紀錄,也是今年上半年成交總量猛增的主因。

  第二季度開始,由於調控新政出臺,和之前成交的透支,市場進入成交低迷期。在價格方面,據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統計,2013年上半年二手房住宅成交均價為27089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2.3%,同比上漲24.7%。

  分析

  對於下半年樓市走勢,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在繼續支援合理的購房需求釋放的政策引導之下,個人按揭貸款方面銀行還將維持原有放款力度,而開發企業得到銀行信貸量將會減少。加快銷售進度獲得回款成為企業的主流策略,房價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劉狄)

  ■ 相關新聞

  6月成交反彈明顯

  6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9811套,環比5月份的7004套大漲40%,這也是自3月底加強版新政出臺後,首次出現月度成交量的環比上揚。

  6月份北京樓市的開盤項目數量也創下了年內新高,整體樓市呈現出供需兩旺態勢。據亞豪機構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北京共有32個項目入市,市場累計新增供量達6368套,新增供應面積為74.8萬平方米,供應套數與供應面積雙雙超過了今年3月份的供量高點,創下年內新高。

  對此,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分析,新政過後,市場需求持續保持在旺盛的高點,然而樓市供應因限價令管制呈現階段性銳減,導致4、5月份的市場成交出現大幅下滑,同時優質房源一房難求,樓市向好預期反而加大。而在6月份,越來越多的開發商加入了推盤放量的隊伍,直接導致了6月份市場成交止跌上揚。

  二手房成交同樣出現明顯反彈,6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簽約套數為9232套,環比5月同期的7336套上漲25.8%。

  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北京二手房市場月成交量如不足1萬套,表明市場相對低迷,價格也會處於停滯狀態。但6月成交量相比5月明顯反彈。目前二手房業主的心理價位再次恢復,而部分購房者擔憂政策效果而再次入市,也會對下半年的市場走向産生影響。(劉狄)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