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京地鐵日客運量“千萬人次”開始成為常態之際,被購房者們稱為“地鐵盤”的地鐵周邊物業,也正在默默地發生變化。北京房協副會長陳志表示:“這兩年,萬科、龍湖、保利等一線品牌房企都在發力地鐵盤,悄然引發了京城地鐵物業在新時期下的升級戰。像京投萬科·西華府、龍湖·長楹天街等地鐵上蓋物業更是成為市場的熱點。”
樓市聚焦“地鐵盤”
京投萬科·西華府、龍湖·長楹天街、萬科長陽半島等一批項目的出現,使得“地鐵上蓋物業”成為當下消費者的置業熱點。在地鐵建設中把沿線地産開發捆綁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地段的價值結構。
而伴隨北京城市核心區土地供應的減少,四環內的房地産項目迎來了土地升值的利好因素。這種情況下,西四環地鐵沿線的地鐵上蓋物業不僅改變了城市的距離和空間結構,還拉動了區域在北京市場的價值提升空間。
在這一思路的引導下,北京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龍頭京投公司、京投銀泰、萬科三家合作,在該地規劃並建設了北京首個真正意義上借鑒港鐵模式的“地鐵上蓋物業綜合體”。
北京萬科副總經理肖勁在採訪中表示,“京投萬科·西華府依託三大品牌之間資源、經驗等優勢的互補與聯合,借鑒香港、紐約等國際大都會‘地鐵物業’的運營模式,將‘地鐵+地産’有機結合,以地鐵站為原點,通過直梯、扶梯、天橋和空中連廊等便捷的路徑,真正實現了新地鐵物業的無縫連接。”
城市綜合體漸成升級版
目前北京地鐵上蓋的商業綜合體整體發展不平衡,很多項目還有待成熟。例如西直門、東直門以及北京南站、四惠等交通樞紐,更多的是起到交通便捷、快速疏導人流的作用,只是解決了大的交通環境。
而類似于龍湖·長楹天街、京投萬科·西華府等新型地鐵上蓋物業項目,除了住宅以外,還涵蓋了寫字樓、購物中心、主題商場等多種業態,其輻射能力遠遠強于傳統中心區物業,就目前北京同類項目而言,它們屬於發展潛力大、實用程度高、交通出行能力強的城市高效物業形式。
尤其是受到今年園博會利好,豐台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旅遊資源得到進一步升級,再加上地鐵9號線與14號線帶來的軌道交通利好,該區域或許會成為未來城市綜合體最為理想的發展土壤。
“港鐵模式”引領京西崛起
在發達國家地鐵上蓋物業往往是同區域其他物業價值的數倍,地鐵上蓋是城市發展的未來。
對於北京來説,香港就是一個最好的借鑒。北京地鐵沒有採用“物業+土地”的模式,仍以香港地鐵的PPP、TOT等多種特許經營方式,加速港鐵模式在內地的複製。
萬科北部片區銷售負責人高廣漢表示,正是看到地鐵物業的發展潛力,自2005年至今的8個年頭裏,萬科頻繁在西四環內拿地,“尤其是京投萬科·西華府,這個項目集合了京投在地鐵物業方面的專業能力和萬科在人居建築方面的豐富經驗,還有一點非常具有説服力,那就是對港鐵物業的全盤借鑒。”
有業內人士估算,隨著地鐵9號線的運作,西四環沿線的樓盤增值幅度至少應該在10%以上。趙亞平
標簽:北京地鐵萬科·西物業龍湖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