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貧困縣酒宴名目繁多 退休幹部一年“隨禮”206次
豬羊下崽擺酒,出獄辦個“衝喜”酒,考不上大學也要來次“升學”宴……2013年,重慶大巴山區“國貧縣”城口縣廟壩鎮共操辦各類酒席1063次,收送禮金6300余萬元,而全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總和才9300萬元。基層名目繁多、大操大辦的“紅白喜事”近年來愈演愈烈,不僅成為民眾的沉重負擔,而且敗壞社會風氣。目前,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通過鄉規民約等方式整治各種“人情債”。專家指出,在全社會“反四風”的背景下,“倡儉治奢”也應成為農村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
一年收入2萬,送禮近3萬
“我們家去年一年收入才2萬多元,光送禮就送了近3萬元。”重慶市城口縣廟壩鎮興旺村村民李習瓊談到“送禮”很無奈地説。
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被“人情債”困擾的不止李習瓊一人。“酒宴”名目繁多,人情鏈越拉越長。除了傳統的婚喪嫁娶、孩子滿月、老人慶生外,出獄要辦“衝喜”酒,買輛摩托車要辦酒,家裏豬羊下崽也要擺一桌。
“行情”越來越高。一兩百元是普通關係,三五百元正常水準,上千元也是常有。城口縣明通鎮退休幹部楊應祿留著厚厚兩本“送禮清單”:2001年送出827元禮金,2008年達到2.1萬元;2012年更是高達8.45萬元,送禮206次。
事實上,城口縣只是全國基層“人情債”之痛的一個縮影。寧夏靈武市崇興鎮崇興村一村民説,現在100元基本拿不出手,一般都要500元,去年總共出了1萬多元的禮。而湖北隨州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市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人情消費2375元,比2012年增長19%。
沒喜事創造喜事也要辦
婚喪嫁娶辦宴席等“禮尚往來”傳統延續上千年,具有一定的互助性質,然而如今卻日益異化變味,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甚至成為斂財的手段。
城口縣燈良村村民沈茂培告訴記者,8月是“升學酒”高峰期,去年8月他就借了3800元送禮。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