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在即的油橄欖鮮果 劉薛梅 攝
果農將油橄欖鮮果運到油橄欖加工廠進行加工 劉薛梅 攝
工人將油橄欖鮮果加工成橄欖油 劉薛梅 攝
中新網蘭州11月2日電 (記者 劉薛梅)2013年中國油橄欖產業發展研討會暨中國經濟林協會油橄欖專業委員會年會1日在甘肅隴南召開。
每年10月下旬,隴南市武都區白龍江沿岸的萬畝油橄欖陸續成熟,近兩日,隴南市的幾家油橄欖加工廠也格外火熱,在這個生態脆弱區,種植油橄欖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堅定了武都打造“中國橄欖之城”的目標。
據統計,目前全區油橄欖保存面積約佔全國的56%,橄欖油產量佔全國的89%,是全國最大的初榨橄欖油生產基地。通過選育篩選出的13個油橄欖優良品種,所產鮮果平均出油率達到17.72%,居全國首位。
隴南市委常委、武都區委書記田廣慈說,今年,全區油橄欖挂果面積達到8萬畝,預計產油橄欖鮮果1.1萬噸,榨油1600噸,實現綜合產值5.5億元。油橄欖產量和產值在全國油橄欖主產地市中均居第一位,是全國油橄欖主產區和最大的油橄欖生產加工基地。
目前,隴南配套建成了11座油橄欖係列產品加工廠,其中油品加工廠9座,年加工能力1萬多噸。研制開發出橄欖油、保健橄欖油丸、係列化妝品、油橄欖茶、橄欖酒、橄欖果罐頭、橄欖葉有效成份提取物、橄欖果食品等8大類、50多個產品,油橄欖係列產品在各類展會上榮獲68個獎項。武都油橄欖被國家質檢總局評審認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國內僅有的有產量、有品牌、有市場的主產區。
中國經濟林協會油橄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俞寧說,良種和栽培技術,決定著油橄欖畝產量,提高栽培技術,油橄欖每畝產量可以上噸,武都的油橄欖產業走在全國的前列,加工設備是主流設備,油橄欖樹全身都是寶,還可以延伸產業鏈,再利用,目前還只是起步階段,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武都境內海拔667-3600米之間,年均氣溫14.7℃,屬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由于西秦嶺山係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緩坡地帶形成了冬暖谷地,為油橄欖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目前隴南市油橄欖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4萬畝,主栽品種以佛奧、萊星、皮削利、鄂植8號為主。
下一步,隴南將在白龍江流域海拔1500m以下區域放手發展油橄欖栽植基地,實現油橄欖適宜區全覆蓋,到2020年,武都區油橄欖鮮果產量達到45萬噸,橄欖油產量達到6萬噸,油橄欖產業總產值達到75億元以上。(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