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徽省財政廳獲悉,為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支持企業發展,安徽近日出臺關于加強融資性擔保體係建設的意見,明確對擔保機構的風險補償,並要求國有及國有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相應降低擔保費率。
據了解,通過不斷加強擔保機構建設,安徽擔保體係實力顯著增強,目前安徽省融資性擔保機構戶數已達380家,在保余額1232億元。同時初步建立了以省擔保集團為依托的再擔保體係,體係成員單位達80家,覆蓋全省75%以上縣(市、區),已為超過4.9萬戶中小微企業累計提供1268.7億元再擔保。
目前安徽省國有及國有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平均費率約為1.65%,為緩解企業融資難,安徽省財政除了參股縣(市、區)融資性擔保機構,還要求國有及國有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合理確定擔保費率,年化擔保費率原則上不超過1.5%,通過國有擔保機構發揮公益性和引導性作用,減輕企業融資成本。
同時,安徽要求適度提高對小微企業擔保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建立省、市、縣(市、區)三級小微企業擔保風險補償基金,明確對加入省再擔保體係實行比例再擔保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發生的小微企業擔保代償損失給予20%風險補償;對于2013-2017年期間依法合規經營、年化擔保費率不高于同期基準利率25%且放大倍數達到4倍以上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省和同級財政按其全年平均在保貸款余額增加額的0.5%,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的獎勵。
據介紹,安徽省已形成一個涵蓋資本金注入、風險補償、擔保貼費、低費率獎補、稅收優惠等在內的政策體係,有力保障了擔保機構發展。省政府將對市、縣(市、區)政府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各級政府對本級國有及國有控股融資性擔保機構考核,省擔保集團對再擔保體係成員實行評價,其結果分別作為擔保資金分配、負責人薪酬核定及體係成員準入退出和再擔保合作方式確定的依據。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