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的一批現代建築企業開始在周邊城市設點布局
◇不增加建築成本、低碳環保,是現代建築模式贏得市場的關鍵
◇到2020年,沈陽經濟區將基本建成技術領先的現代建築產業體係
以綠色環保為基調的現代建築產業,能減少50%的建築垃圾,節省一半的勞動力,節約水電約30%,不僅深刻改變了建築方式,也為農民工轉變為產業工人提供了舞臺。
記者在遼寧省發改委了解到,遼寧省政府積極支持沈陽抓住現代建築產業的牛鼻子,通過沈陽的示范、引導和帶動,逐步將沈陽經濟區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建築產業化的“產業高地、創新高地、服務高地”,即東北地區最大、國內先進、國際一流、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建築產業化基地;國內建築產業領域一流的科研設計基地;東北地區最大的建築產品商貿物流中心和總部基地,通過5年到10年的努力,使沈陽經濟區科技進步對建築產業發展的貢獻率取得新成效,新型工業化建築體係和通用部品體係實現新突破,建築產業結構實現全面升級。到2020年,基本實現係統完備和技術領先的現代建築產業體係,全面實現現代建築產業化。目前,當地正在建立經濟區現代建築產業化推進工作機制,在經濟區層面成立協調組織領導小組。
記者日前在遼寧宇輝新型建築材料公司車間里看到,混凝土被灌制在固定有鋼筋、保溫板、管線的模具中,在凝固前貼好外牆瓷磚,再拆解模具,一個個柱、梁、樓板的混凝土預制件就這樣按標準絲毫不差地從生產線上批量產出。曾在建築工地打零工的農民工,也在這里實現了轉型。該企業負責人史昱介紹說,工廠里生產預制部件既保證質量精度,又縮短建築工期。對于東北較為漫長的嚴寒期來說,現代建築裝配化施工幾乎不受天氣影響。
沈陽萬科春河里是沈陽第一個現代建築項目,施工負責人艾威認為,不增加或少增加建築成本、低碳環保等好處,是現代建築模式贏得市場的關鍵。在保障房、全運村運行中心等項目,沈陽帶頭採用現代建築模式,開工建設的已達340萬平方米。
自沈陽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現代建築產業化試點城市後,現代建築企業迅速集聚。2012年,現代建築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今年將達到1500億元。沈陽現代建築產業已產生溢出效應,許多企業開始批量向周邊本溪市、鐵嶺市等地輸送裝配式預制件,一批沈陽現代建築企業也開始在周邊城市設點布局。除此之外,沈陽經濟區各城市依托自身資源和制造優勢,與沈陽現代建築產業首尾呼應,如撫順市望花鋁工業園、鞍山市鋼鐵深加工產業園等,紛紛與沈陽現代建築產業攜手,共同打造大沈陽經濟區經濟貿易平臺。5年至10年間,現代建築產業將成為沈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重點突破的新興支柱產業。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