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周,A股市場暴跌近30%。顯然,這已然不是一次正常的調整行情,而是一場股災。
回顧8年前,A股市場也曾經經歷過一場小級別的“股災”。具體來看,在2007年“5.30”暴跌行情中,指數累計最大跌幅超過20%,股票跌幅更是高達40%以上。不過,在那一場小型“股災”之後,市場卻呈現出逐步回暖的走勢,並在隨後幾個月內,指數創下了6124歷史新高。
8年之後,A股市場再度碰上了“股災”。但是,與8年前的那一場“股災”相比,這一場“股災”的殺傷力卻嚴重不少。其中,以上證指數為例,指數累計最大跌幅達到了30%,遠超過當時20%的最大跌幅水平。除此以外,創業板指數的同期跌幅更是達到了40%,價格出現腰斬的上市公司更是比比皆是。
時下,管理層已意識到A股市場“股災”的危害性,並盡可能採取一切有效的手段來減緩市場的恐慌情緒。
在最近10天時間內,一係列的救市舉措悄然啟動。
6月27日,央行意外宣布自6月28日起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準並降息0.25個百分點。但是,在隨後的交易時間內,市場並不買賬,而是延續之前的下挫走勢。
7月1日晚間,證監會下發了多道救市王牌。其中包括了下調市場交易費率及過戶費率,並擴大證券公司的融資渠道等。同時,還強調了券商可自主決定強制平倉線,不再設置6個月的強制還款等。然而,經歷這一次救市之後,市場的恐慌情緒仍未得到有效地壓制。
7月3日盤後,管理層再度放出大招,其救市力度明顯抬升。除此以外,在7月4日晚間,國務院會議決定暫停IPO發行,並由證監會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同一天內,21家證券公司召開了會議,決定出資不低于1200億元,用于投資藍籌股ETF,並承諾上證綜指4500點以下自營股票不減持。同時,25家公募基金公司也于當日召開會議,表示有信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等。
由此可見,在如此大力度的救市動作之下,也暗示出管理層對近期股市暴跌的高度重視。
時下,雖然股市仍然處于極不穩定的階段,但是隨著管理層力推股市企穩的影響下,未來A股市場也有望出現探底回升的格局。顯然,在我國經濟加快轉型的大背景下,股市確實需要慢牛的氛圍。退一步來說,一旦A股市場的牛市氛圍無法延續,甚至重返熊市行情,則不僅大大拖後了注冊制全面鋪開的落地時點,而且還會給我國的經濟轉型之路帶來了較大的阻礙。因此,從中長期的角度看,A股市場的潛力仍然巨大,而維係當下的牛市氛圍也會是大勢所趨。
時下,指數暴跌接近30%,而價格出現腰斬的上市公司更是比比皆是。換言之,隨著近期股市市值的大幅縮水,實則大幅降低了市場的價格風險,A股市場的價值魅力也將會得以重現。
可以預期,隨著更多重磅利好政策的落地,A股市場的投資信心也有望得到逐步修復。換一種角度分析,過去投資者心怡的股票需要每股2、30元的價格才能夠購買,而今只需要十多元,甚至是十元以下的價格就能夠輕松購買了。顯然,在市場暴跌之後,實則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個良好的抄底機會。
不可否認,在股市暴跌之後,或許會讓不少投資者失去對投資的興趣,也可能會讓一些激進的投資者傾家蕩產。但是,從另一種角度思考,暴跌過後,也往往會給投資者帶來新一輪的暴利機會。
[責任編輯: 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