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劇行業裏,沒有什麼是板上釘釘的事。即使有好萊塢的金牌編劇,炙手可熱的明星和引人關注的題材,能否被觀眾垂青依然要靠運氣。然而,對於最近一部在美國走紅的熱播劇來説,其成功從一開始或許就已經註定。
這部名為《紙牌屋》的政治劇,充滿了各種政治暗戰和八卦,是美國電影租賃及線上視頻點播服務商Netflix的首部原創作品。除了寫實的劇情,入木三分的刻畫外,《紙牌屋》成功的元素中還有Netflix對受眾群體的精準定位。而其使用的就是被稱為“大數據”演算的數據處理方法,簡言之,就是通過從海量數據中找出受眾的偏好來為其量身定做的産品。
Netflix公司成立於1997年,目前在美國擁有2700萬用戶,在全球擁有3300萬用戶。註冊用戶每月只需支付7.99美元,就能線上觀看或者下載電影、電視劇等視頻。Netflix正是通過大量分析用戶觀看視頻時的操作數據,找到觀眾偏好的題材和演員組合,然後投其所好創作出這部劇。
流媒體服務提供商跨界進行電視劇的原創,有人形容這不亞於一場賭博,更何況Netflix為此豪擲了上億美金。
美國媒體評論説,這是第一部完全繞過了傳統的廣播電視網和有線電視網組成的電視生態系統的劇集,也是第一部在創作階段使用了“大數據”演算法的電視劇。基於冰冷數據的文藝創作迸發出如此強大的張力,這部劇從多個角度來説都具有開創性意義。
Netflix公司首席媒體聯絡官喬納森·弗裏德蘭德説,因為他們與消費者有直接的聯繫,知道人們想看什麼,這幫助他們理解一幕劇對人們的吸引力有多大,這成為他們的信心之源。
在創作之前,Netflix分析了3000萬次用戶體驗,包括觀眾何時暫停、後退和快進,分析了400萬條用戶評價,300萬次用戶搜索操作,以及用戶觀看視頻的時間和使用終端等。
通過分析,Netflix發現鬼才導演大衛·芬奇和演技派演員凱文·史派西在用戶中受關注程度很高,而且英國的一部政治劇《紙牌屋》很受歡迎。於是,便有了現在這部根據觀眾口味製作的美版《紙牌屋》,創作者按照美國的政治生態對劇情進行了全新創作。
《紙牌屋》一炮打響之後,Netflix趁熱打鐵,已經把眼光投向了下一步原創劇。對於整個美國付費電視産業而言,如果Netflix這種新模式取得成功,其或許將成為顛覆傳統的改變遊戲規則者,而“大數據”無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事實上,在我們有明顯感知前,“大數據”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很多社交網路都通過用戶的評價來改善服務,不少製造商也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來改進自己的産品,而醫保公司則根據保戶的醫療記錄來確定保險套餐的內容。只不過,隨著數據分析使用得越來越多,“數據驅動”在企業和機構的行為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紐約時報》説,“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非基於經驗和直覺。
通過對大量數據進行系統研究以探求其背後規律,並利用找到的規律來創造價值。在這樣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人感覺自己被轟炸,有人則從中看到了無限商機。原來從數據中也能找到黃金。樊宇
[責任編輯: 郭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