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中國出臺新規鼓勵來華購物

2015-01-19 08:18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境外遊客來華購物可享受退稅待遇了。日前,財政部發佈《關於實施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的公告》,決定境外旅客在全國符合條件的地區購買物品離境時,可按規定申請增值稅退稅。此舉標誌著中國離境退稅政策在全國範圍內正式啟動。專家指出,這項政策利好國內旅遊業和消費,也會降低境外遊客購物成本,在未來落實中需配套環境的積極支援。

  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是國際上徵收增值稅國家和地區的通行做法。具體內容指境外旅客在離境口岸離境時,對其在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退還增值稅,體現了增值稅消費地徵稅原則。我國自2011年1月1日起在海南開展了離境退稅政策試點。此次公告是在海南試點政策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和完善後出臺的。

  “我國出臺離境退稅新政是為了與國際通行做法接軌,改變與很多退稅國家政策不對等的現狀,同時,也是為了樹立擴大開放的形象,表明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姿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

  現在我國出臺退稅新政可謂恰逢其時。據近日發佈的2014中國旅遊國際輿情調查顯示,中國入境遊人數近年來持續下降。同時未來3年各國民眾到中國旅遊意願很低,專家分析,原因之一是人民幣升值和物價上漲造成旅遊成本的上升等。同時,世界經濟處在疲軟狀態,許多國家的民眾收入減少,從而減少了旅遊支出。

  實行離境退稅政策可以降低遊客的購物成本,吸引更多遊客來中國遊玩、購物,帶動旅遊業和零售業增長,最終獲取綜合性經濟效益。白明指出,離境退稅政策可以間接擴大出口,通過外需拉動我國的內需。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對本報記者説,擴大內需一方面要立足國人,同時還要鼓勵外國人來中國旅遊消費,離境退稅政策在這方面能起到促進作用。

  這次新政與海南試點政策相比,主要有3個方面的調整。財政部稅政司介紹,一是擴大了離境口岸範圍,在航空口岸的基礎上,新增了水運口岸和陸地口岸。二是擴大了退稅物品範圍。三是降低了起退點。

  公告明確,能享受退稅優惠的境外旅客,是指在中國境內連續居住不超過183天的外國人和港澳臺同胞。對於退稅物品,由海南試點時的正面列舉方式調整為以負面清單方式,範圍由21類物品擴大到除禁止、限制出境和增值稅免稅物品外的所有物品

  在符合條件情況下,同一境外旅客同一日在同一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金額達到500元人民幣,就可以申請退稅。公告明確,退稅物品的退稅率為11%。舉例而言,一境外遊客在國內購買一件2000元的家電,離境時可以申請到220元的退稅

  根據公告,退稅幣種為人民幣,有現金退稅和銀行轉賬退稅兩種方式可選。其中,退稅額未超過1萬元的,可自行選擇退稅方式。退稅額超過1萬元的,以銀行轉賬方式退稅。

  據介紹,自公告公佈之日起,財政部、海關總署和國家稅務總局開始受理符合條件地區的備案,並將及時發佈納入離境退稅政策範圍的地區名單和實施時間。

  這項利好國內經濟和境外遊客的退稅政策,在落實中還需要配套環境的積極支援。趙萍指出,首先要明確制定這項政策的目的。很多國家都設立了離境退稅政策,但有的國家認真執行,有的僅是做個姿態。在這些國家,遊客購物後既無提示,在機場也很難找到退稅窗口。而歐洲這方面做得規範、透明、完善。比如在商場購物時,售貨員會提醒境外遊客退稅事宜,還會給一個表格。離境時,機場退稅區域大而明顯,遊客可以順利退稅。

  “如果想讓境外遊客真正獲得實惠,我國應借鑒歐洲等成熟地區的做法,建立完善的離境退稅配套服務。”趙萍説。

  據了解,海南試點在取得經驗的同時,也有需要改善之處。據悉,該政策在海南實施首月共驗核129票退稅申請業務,退稅額僅為5萬元左右,其中一個原因是海南首批試點退稅指定商店僅有3家,指定商店偏少給境外遊客退稅帶來諸多不便。

  白明指出,為配合離境退稅政策,我國現有稅收系統需要做一些調整,比如預留出退稅款預算;在技術上作好與銀行的合作,方便款項轉到消費者的銀行卡中;各地還要建立完善退稅代理機構和定點商店等。

[責任編輯: 馬迪]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