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廣西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有關情況。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從3月1日起實施的廣西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將打頭陣,成為廣西今年啟動的第一個專項改革。
2月14日,自治區黨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廣西工商等級制度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定于3月1日起與全國同步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
廣西工商局局長張虹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工商登記制度是政府管理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近年來,因登記門檻過高、登記手續繁瑣等問題,各類市場主體和有關人士強烈呼吁改革現行的工商登記制度。廣西與全國同步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此舉是激發市場活力的“實招”和簡政放權的“硬動作”,對促進廣西經濟特別是非公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方案》要求,廣西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主要在五個方面進行了改革:一是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度改為認繳登記制度。二是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三是放寬、簡化經營場所登記。四是建設統一、規范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係統,實現“寬進”後的“嚴管”,使企業“一處違規、處處受限”。五是實行“先照後證”,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
今年1月24日,自治區工商局、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在東興試驗區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發出了東興試驗區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後的第一批營業執照。從啟動當日至2月16日僅12個工作日,共登記各類企業主體23戶,同比增長85%,凸顯了改革後的工商登記制度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次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將更加注重運用信息公示、信息共享、信用約束等手段構建統一的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係統,完善信用約束機制,把有違規行為的市場主體列入異常名錄,向社會公布,最大限度地解決個別企業誠信缺失。
張虹表示,廣西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將實施“兩步走”計劃:一是2014年3月1日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企業登記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建立市場主體信息信用公示平臺,公示相關信用信息,推動各項配套監管制度的出臺;將《廣西市場主體住所和經營場所登記管理規定》納入年度立法計劃;啟動全區涉及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審批事項清理工作。二是2014年7月以後,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要求及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部署,逐步推行“先照後證”、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等改革措施。
為順利推進廣西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自治區工商局將根據《方案》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標準規范,全力加強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的建設,提高全係統的信息化水平,確保對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和改革後“嚴管”的各項需求的信息支撐。此外,廣西工商局目前正組織業務人員進行培訓,加快業務係統升級改造,為注冊資本認繳制度順利推行做好準備。(張紅璐)
[責任編輯: 王偉]